1)第400章 稀里糊涂的胜利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国是德国的宿敌,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失去了她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省,为此,法国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对德国的复仇。

  俄国作为欧洲领土面积第一大国,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和广袤的领土。两国的工业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都相当可观。

  德国就夹在两个强国之间,而且不具备同时应战并击败两线对手的能力。所以,时任德军参谋总长的施里芬伯爵,制定了和法国、俄国进行战争的方案,史称施里芬计划。

  在1891年、1892年、1894年和1905年,施里芬伯爵十分详细的制定了德国的作战计划。德军主力79个师将集中于西线,而在东线仅保留10个师和部分地方守备部队。两者之间的比例为8:1。

  伯爵计划,大战爆发后,德国东线守备部队将协同奥匈帝国部队采取守势,将俄军阻挡在东普鲁士国境线一带,与此同时,德军主力将对法国采取猛烈攻势,在6周内彻底击溃法国。

  之后,德军主力将利用德国境内发达的铁路系统移往东线,对俄国发起攻势。计划制定后,施里芬举行过多次兵棋推演和军事演习。

  施里芬伯爵对于俄国的动员机制,和境内铁路网进行研究后,推断俄军需要至少6—8周时间才能完成其动员,而这一点也成为了伯爵制定计划的时间标准。

  德国为了防守东普鲁士,建设了大量防御工事,尤其在维斯瓦河上游地区,和柯尼斯堡周边地区的堡垒尤其坚固。

  但是,令施里芬万万想不到的是,战争爆发后,他最大的误算就是低估了俄军的动员速度。俄国从开战到总动员完毕,并没有如他所料的那样,需要6个星期,而仅仅用了6天。

  1914年7月30日中午,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了总动员令。

  俄国西部地区30个军,总计有96个步兵师和37个骑兵师,以及装甲师,总数大约270万人,另外加上90万特种后备军和要塞部队。

  到动员第13天,原来驻扎在亚洲地区的军队加入序列,因而俄军总数增加到了1830个营、1250个骑兵中队和6720门大炮,总计大约500万人。

  8月6日,俄军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共45万人开往西线,进攻德国。

  与此同时,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下令,在伊万哥罗德和华沙,再组成第9、第10两个集团军,攻击方向为德国托伦、波森和布雷斯劳的边境地区。

  8月17日,俄国西北方面军司令吉林斯基将军,命令连内肯普的第1集团军,自涅曼河一线前进,两天以后,又命令萨姆索诺夫的第2集团军,自纳雷夫河一线前进。

  俄军的计划是从正面压迫东普鲁士的德军,并从波兰沿维斯瓦河一线突击,切断德国第8集团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