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8章 马颈相交野争锋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原上的娘布、工布等小邦一样,纷纷臣服归附大蕃。

  这些年唐蕃两家使者也是往来逻些和长安洛阳不断,互相的了解其实不少,可不论是大唐朝廷,还是吐蕃朝廷,都没太把对方放眼里。

  终究还是得真刀真枪干一仗才行。

  尚囊先前败了一阵,但也只认为是唐人无耻偷袭埋伏,根本不甘心。

  现在,才是真正展示自己本事的时候。

  野战,最检验本事的战法。

  只有野战的胜负,才能真正让人心服口服。

  两军人马相当,都是万余人马,数量上吐蕃人数占优,但唐军主场作战。两军都以骑兵为主,也非全是骑兵。

  唐军这边,刘兰成引军五千,占据的是东面位置,背靠斗鸡台上的宁远军城,骑兵两千,步卒三千。

  长矛、重斧、大盾手在前,然后是弩兵、弓兵,两侧刀盾兵,一个个五十人纯队,再组成了团、营,营组成的军阵再连接成一道长长的横阵。

  骑兵列于两翼。

  刘兰成没有在山上的宁远城中指挥,他的大旗就列在军阵后面,高高举起。

  还有一支五百人的预备队精锐。

  号角声声,战鼓如雷。

  刘兰成也是百战老将,指挥起这等万人规模的野战来,得心应手,通过鼓角号令以及旗帜,平原上三支唐军遥相呼应,并不混乱。

  各营、团、队也都以旗帜区分行动,各部将士紧跟着自己的旗手、队头等便行了。

  飘扬的唐旗下,刘兰成的东阵缓缓向前推进,每进一步大吼一声,每前进一段距离,便又停下来整顿队伍,然后继续向前。

  两翼骑兵缓缓押阵相随。

  吐蕃人则以百户千户等组成军阵,犹如鱼鳞一般,层层叠叠,也是十分紧密。

  当终于靠近了吐蕃军后,刘兰成这边的弩手们最先发起攻击,成千上百的弩机纷纷扳动,弩如飞蝗,向着吐蕃军阵扑去。

  吐蕃一万五千余人紧密团结一起,因为身后也还有两支唐军,所以尚囊把自己的这一万余人马抱成了一个球,他和他的蛙旗就立于这个圆阵的最中央。

  面对唐军步步逼近,尚囊几次都试图派骑兵冲散、切割刘兰成的主力军阵,这也是吐蕃在高原上称雄的战法,凭着吐蕃骑兵凶悍敢战,直接分割包围再短兵接战,这种战法对骑兵的机动性能很考验。

  以往也是屡试不爽的。

  可是这回,尚囊的几次试探都无功而返。

  他们的骑兵集结冲向唐军,然后准备先骑射,到了近前两兵分左右,两翼包抄唐军,再切割包围,可刚冲到近前,还没来的及放箭,结果就遭遇到了唐军如飞蝗一般的弩箭攻击。

  唐人的弩机射程远,数量多,远超吐蕃骑兵们马上的射程。

  以往百试百灵的招数不灵了,吐蕃骑兵吃了个大亏,反应不及,被射的人仰马翻,一下子就伤了上百。

  调头,重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