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高山流水_卧龙岗上小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岁小了些,不然与你痛饮,也是一件妙事。”

  翻身上马,周瑜这矫健的身姿倒是丝毫不像像是身受重伤之人。

  沐风挥了挥手,那四周的文聘等人便是散开了队伍,为周瑜让出了一条返回江夏的通道。

  如今周瑜奇袭襄阳的计策已被沐风看穿,自然已经成不了威胁,沐风倒是不想让这位名满江东的美周郎丧命于此。“沐风!望你转告孔明:我周瑜有一琴,音色绝美,惜自从孙伯符逝后,再无知己相奏。他孔明之才,我甚是认可,可惜我们身于不同阵营,倒是没有机会来一曲高山流水。”

  “若是我二人于太平之世,高山流水,琴瑟和鸣,又何必去羡慕那俞伯牙、钟子期二人!”

  “驾!”

  朗声大笑,周瑜拍马而去,只留下了一道不断逐渐远去的背影。

  见着周郎远去,沐风倒是颇为感慨,他知道这极有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与周瑜见面了。

  这位美周郎虽然英年早逝,却是一手策划了赤壁大捷,为这片乱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念叨着这首苏东坡所写的千古名句,沐风走向了文聘,看了一眼那金枪班,苦笑着问道:

  “我放了这么大一个功劳,他们应该不会想削了我吧?

  文聘笑着摇了摇头:“金枪班众人,皆是熟读兵法,知道周瑜此时不能死在襄阳,自然不会怪你。”

  周瑜乃是东吴的大都督,若是死在了沐风手中,只怕孙权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就会彻底决裂,这般情形,凡是明眼人皆能看出。

  “倒是你成功料到周瑜奇袭襄阳的计策,让得他们格外叹服,这识破敌军计策,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功劳了。”

  文聘打量着沐风,惊叹道。

  出发之前,那襄阳城内的关羽、马良等人显然都没料到周瑜会来奇袭这么一手,若非对于周瑜颇为了解的沐风识破,只怕周瑜的法子没准能有所斩获。

  领着大军回了襄阳,关平与文聘禀报了周瑜奇袭之事,倒是让得关羽和糜竺等人大吃了一惊。

  对于诸将进行了犒赏,关羽连忙写信,将这襄阳城所发生之事告诉了刘备等人。

  而这几天,沐风不但在金枪班中树立了威信,连关羽与其说话,都是少了几分自带的傲气。

  沐风则是将周瑜所说之言语,尽数写成信件,寄与了正在南郡的诸葛亮。

  几日后,刘备回信大大夸赞了沐风,并且再次为其添了一首功。

  不过这般举动并没有给沐风带来多大影响,自从领兵回来,沐风倒是又窝在了府邸之中,开始挥毫书写起来。

  没办法,这襄阳城可有不少《笑傲江湖》的读者,如今他们听闻沐风回到了襄阳,正堵在沐风门外,死命的催稿。

  院子里,咬着笔头的沐风听着院外的嘈杂声,眉头直皱:“有没有搞错啊,我人气这么旺的吗?”

  ……

  建安十五年,江东大都督周瑜低呼着“既生瑜,何生亮”六个字逝世。

  那在南郡的诸葛亮听见了这个消息,星夜赶至了柴桑吊丧。

  一通哭丧之后,诸葛亮眼含热泪、用公瑾之藏琴,在棺前演奏了一首《高山流水》,让得许多对他满怀敌意的江东将领心头之火消了不少。

  可能是因为周瑜那几句心里话的原因,诸葛亮此番吊唁无疑走心了许多,甚至让人备好了画卷纸张,来了一出三国时期的简陋ppt:

  不过走心归走心,诸葛亮此来江东,这该挖的墙角还是得挖的,这是我卧龙先生的原则……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