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章 新北京8_屌丝重生咸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也正如咸丰所想的一样。买到了机器的直隶商在第二天里就开始纷纷寻找地皮兴建厂房,而江浙财团之中也有一些有眼光的商人选择在直隶建厂。与北京直隶没有受到战火威胁的安宁相比,江浙地区的人开始有人迁往他地。来京参加拍卖的商人之中就有借此来京避战的意思。这些人之中认为发生在江南的那场战争很可能会波及到江浙带,纷纷将产业迁往北京,新建的厂房也建在北京,免得被战火波及,一场努力白费。红红火火的大清局部工商业发展在一家家新式的工业厂房的竖立中开始了。

  如雨后春笋般的兴建起来的新式工厂大大缓解了农民与地方阶层之间的矛盾。老实本分的农民们第一次从辛苦藉种的田地里走出来,走进了工厂里。新建立起来的工厂也给咸丰带了一些小小的烦恼。如此之多的工厂建立了,却找不到熟练的技术工人。于是那些在欧洲工作不如意而来到中国寻求发展的德国工人成了各个厂子里的午饽饽,成了各厂的技术骨干。

  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被培育成熟悉新式机器的技术工人。马可夫那里也行到了好消息。许多没有拍得机器的商人纷纷寻到来中国发展的德国商人,向他们投下了定单。雪片般纷飞的定单让第一次来中国经商的德国商人大惊喜了一把。而因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为国内创造了丰厚利益的马可夫先生被威廉皇帝授予了子爵的封号。一连串的改变,正在让中国从单纯的农业大国转向工农商的多元化经济经迈进。

  时间进入了十二,北京迎来第一场雪。纷飞的大雪让得到希望的农民们看到了来年的丰收,也让刚刚走进工厂转形成为工人的农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1852年的冬天,对于整个直肃及周边地区迎来晚清以来的少有的欣欣向荣的景像。生活渐渐好过来的中国老百姓在繁忙的劳作之余,第一次欣喜地期盼着新年的到来。虽然暂时还看不出北京城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是有些人知道今年的北京城确实开始焕然一新。

  十二月初,咸丰皇帝亲自出席了大清讲武堂的开学典礼。大清讲武堂经过咸丰三个多月的准备终于赶在新年到来之前成立了。整个讲武堂由来自德国的优秀军官组成。这些德国官经过三个月的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了汉语。讲武堂的第一批学员是从已经成形的武卫军第一师中的优秀军官与士兵。而学堂的校长,咸丰同志坚决地自己担当了。

  在腊月初八的鞭炮声中,大清第一所全军事院校,未来中国新式陆军指挥官的摇篮成立了。讲武堂的成立像征着大清军事形式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讲武堂毕业的学员将被安排进武卫军一二三师担任中下级指挥官,成为未来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