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3章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公孙昆邪,以及袁盎二人身上时,这二人面上的神情变化,也不可谓不精彩。

  比如公孙昆邪,本就是‘名誉九卿’性质的典属国,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强烈的不妥。

  究其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公孙混邪的出身——华夏历史中,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反复出现在青史记载上的一个原始民族:义渠。

  殷商之前,义渠本是羌戎分支,世代聚居于宁夏固原草原,以及六盘山、陇山一带。

  殷商之时,义渠人与居住于陇东的狄人后裔——鬼方相互为邻,又彼此攻伐不休;还经常同居住在豳(bīn)地,由先周姬姓建立的豳国发生武力冲突,并不断蚕食着豳国领土。

  大约在殷商康丁年间,北方夷狄南下入侵,周祖古公:亶父率领部众离开豳地,南迁入岐山。

  戎、狄两族则乘机抢占了空出来的陇东大部分地区,作为部族世代居住的聚居地。

  文王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义渠王则赠送骇鸡犀给文王,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了商纣王。

  由于义渠同姬周的相处和谐、亲密,而鬼方(猃狁)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发生武装冲突之后,鬼方都会因失败而逃走。

  久而久之,鬼方人逐渐外迁到了河套地区,义渠人则趁机内迁。

  长此以往,义渠人便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庆城、宁县、镇原等地)。

  这片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的天然牧场,因为义渠人的到来,而使得当地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成为了少有的‘定居畜牧民族’。

  在同当地周人后裔的杂居中,义渠人又学会了农耕技术,并学习了周族文化,效仿周人建立城堡、村落,从而发展成了区别于其他羌戎的‘义渠族’,或者说是‘义渠人’。

  至此,义渠这个民族,才算是在历史上正式形成。

  周朝建立后,义渠人臣服于姬周。

  在多次镇压异族,却遭到激烈的武装反抗后,周朝开始逐渐改变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皆安置于大原地。

  五戎中,唯有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这片区域宜耕宜牧,土地肥沃,义渠人很快便借此强大起来。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镐京城下,又杀幽王于骊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

  这便是周都西迁,周天子威仪不再的来由。

  彼时的义渠人则趁着周室内乱,悍然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在今宁县焦村乡的西沟村建立了义渠都城。

  从此,中国历史上,也正式有了‘义渠国’的名字。

  义渠国建立不久,便出兵吞并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疆域得到极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