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6章 一手大棒一手红枣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6章一手大棒一手红枣

  加俸!

  在刘胜结束与御史中丞陈建,以及廷尉赵禹、丞相刘舍三人的会谈之后,只短短数日的功夫,这个消息便传遍了小半个关中。

  可以预见的是:在刘胜的放任自流,甚至是刻意纵容的前提下,这个消息也将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传遍汉家大江南北。

  而对于这个消息,各方的反应,都不可谓不耐人寻味。

  “陛下要给官员增加俸禄?”

  “——这些个达官贵人,已经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了,陛下不想着俺们这些农户,怎还要给它们加俸?”

  “陛下不是这样的人啊?”

  “只怕是朝中,有宵小作祟、奸妄当道,蛊惑了陛下???”

  对于刘胜的这个意图,底层百姓表示相当的不理解。

  毕竟在这些苦命人看来,官员的生活,已经是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奢靡了。

  对老百姓而言,什么是好日子?

  ——春天播种时有足够的粮种,播种之后有足够的灌溉用水,夏、秋有足够的降水,秋后有让人满意的收成;

  收获之后,缴去税赋、还完欠粮,再预留下接下来一年的口粮和固定支出,还能剩下一些钱,可以让一家老小过个肥年!

  这,便是底层群众认知中,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在这些淳朴、善良的人心中,皇帝为什么会是‘用金锄头耕田’的形象了。

  ——认知局限性罢了。

  而在这样一个群体看来,官员出入有公车,身上有官袍,餐餐有米粥;

  平日里根本不需要顶着艳阳天下地干活,只需要按时到郡县有司衙门点卯,就可以得到固定的俸禄。

  俸禄的一半是米,基本够自家食用,这就算是‘不缺吃’;

  剩下一半是钱,随便拿出一小部分,就能给家人做几件新衣服,这便是‘不缺穿’。

  不缺吃不缺穿,另外还能有相当不菲的余钱,尤其这一切都不需要下地劳作,只需要高高在上的坐在县衙、郡衙就能获得;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就这日子——就这神仙般的日子,还有什么值得不满的?

  若是换做俺们老农,就这日子,金山银山也不换呐!

  相较于老农,商人、文人阶级的反应,则相对敏感了一些。

  尤其是在‘养廉金’的说法传出之后,这两个群体很快就反应过来:刘胜增加官员俸禄,其实是在筛选。

  ——用加俸,来将大部分虽然曾经贪污受贿,但本身并不希望如此,只是迫于生计无奈如此的官员筛选出来;

  之后,自然就是对那些不管俸禄高低,就是非贪不可的蠢虫进行定点清理。

  用后世某位伟人的话来说,这,便是刘胜版本的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官员加俸,说明陛下已经对贪污受贿之风没有了多少耐心。”

  “这加俸,便是陛下最后仅存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