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0章 文明遗迹_科技翻译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浩十分钟没眨眼,一直盯着智能机器人发来的照片。

  他身上不自觉流出的冷汗,把羊毛衫都已经浸透。

  这是智能机器人,用微光设备拍摄的照片。

  智能机器人身上的摄像设备成本就1亿8000万,即使在微光状态下,照片的清晰度也非常高。

  清晰度几乎能让人身临其境,用虚拟光幕播放,能完美地展示出各种细节。

  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这是一个有文明活动的空间。

  有旁边机器人的大小做对比,可以看出这个空间有五个鸟巢大小。

  不是智能机器人只拍了一张照片,而是其他地方都是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只有这个地方有物品存在。

  李浩把它命名为遗迹空间,整个遗迹空间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

  遗迹空间形成了月球的内核,正是由于遗迹空间外形的不规则。才导致月球岩层,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

  智能机器人进入的这个地方,本应该是较厚的地方。

  但由于受到大型陨石的撞击,形成了很深的陨石坑,才让他们这么容易就进入到遗迹空间。

  这里应该发生重大的事故,四周的边界或者称为墙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

  里面显得很狼藉,大部分的东西都已经被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

  只有三个基本完整的物体在这个空间矗立。

  一个是位于空间中央,飘浮在空中的小盒子。

  一个是空间左侧的巨大球体。

  一个是空间顶部,镶嵌在类金属层像烟筒似的圆柱体。

  这三个物体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都不用太过思索,一眼就能看出。小盒子和那两个物体是两种文明的产物。

  李浩通过经验判断,小盒子周围量子波动最为浓厚。

  它应该和自己获得的眼镜片,同属于一个文明。

  而那个球体应该是能量反应装置,镶嵌在类金属壳中的圆柱形物体应该是动力装置。

  他能轻易的判断出,就是除了小盒子看不懂之外。其他物体展现出的科技痕迹,与人类文明代差还没有到不可捉摸的地步。

  经过仔细的分析,是能看出来这些物体的大概作用。

  剩下的东西几乎看不出原貌,但隐约可以看出有文明的迹象。

  整个空间存在较完整的残骸,就是位于小盒子旁的螺旋楼梯。

  螺旋楼梯上还印有花纹,上面记载着一些连续的图案,李浩猜测这应该是文字。

  从其他更加破碎的残骸中,也印证了他的看法。这就是这个外星文明的文字。

  李浩通过这些推测,基本确定遗迹空间不是天然形成,它是属于文明产物。

  这一张照片蕴含的信息非常多,可惜思考一些,就会联想到令人非常恐怖的内涵。

  科学家们分析月球岩石样本,测算出月球的年龄为45亿2700万。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月球年龄的最精确测量结果。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