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时值盛夏,却称多事之秋!(来了!_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

  便在章衡想着办法如何善后的时候,王伦造反的声势却是越来越大了。

  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

  六月,王伦设立了自己的年号并任命了各种官职。为了对义军的管理,王伦又下令将士们全部改穿黄色的战衣,所有的将士脸上都刺有“天降圣捷指挥”这六个字。

  章衡便给出了一招,便是发动各种人去民间发布消息。

  【逃得人是煞笔吧,先不说王伦会不会打过来,外面流民多,那里有汴京城安全啊,本来没事的,跑出去反而被抢了。】

  做不到的事情便不多想,想一想能够做到的事情。

  他所操心的是,山东大旱,江淮也大旱,若非如此,王伦便没有造反的根基,王伦到时候是败了,但流民呢?

  他们但凡有一口饭吃,便不会想着造反。

  想及至此,即便是以章衡的意志,也总是难免丧气。

  都是可怜人罢了。

  章衡对这些十分的清楚,因为他们兄弟三个便是因为养活不起自己,这才将田地卖掉,到汴京来谋生活的。

  这些人便是什么开封衙门佥判的亲戚家的下人、录事参军的远方亲戚、某宰相的远方侄儿之类的人,通过他们的口中散步类似:

  【王伦已经离死不久,官家已经命东头供奉官李沔、左班殿直曹元喆率十万部平叛,大约不出十几日,王伦的首级便会出现在汴京城头】

  李淑赶紧派人张贴安民告示,但不贴还好,这一贴反而出了问题。

  甚至欧阳修对此愤怒道:“王伦共取器甲,横行淮海,如履无人……皆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其王伦仍衣黄杉,据其所为,岂是常贼。”

  若不是他有后世的才能,加上先知,这才有了今日,否则他大约也会如同这些流民一般,要么抢劫,要么饿死。

  章衡关注此事,倒不是王伦造反能起多大的气候,而是王伦造反被镇压之后善后的问题。

  王伦是脑后有反骨,而不是脑子坏了,怎么可能来汴京找死。

  只要流民有一口饭吃,他们便不至于将脑袋悬挂在腰间干这等随时掉脑袋的事情。

  所以章衡便也放了心,想着如何帮助流民吃饱饭的问题

  但办法还没有想到,随即又有消息传来,说是京东路捉贼虎翼卒王伦造反。

  许元颇为热情,章衡赶紧见礼:“许中丞,下官前来报到了。”

  但章衡毕竟是章衡,他只是短暂的丧气,便做起来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王伦率领数百人杀死了沂州巡检使朱进,并占据了沂州地区。

  章衡想了半天,现如今问题在于国内,山东大旱,江淮大旱,流民连饭都没得吃,哪里有钱消费,所以只把目光放在国内,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只是是谁荐自己的,难道是赵祯点的将?

  章衡赶到发运司,发运使许元亲自迎了出来:“章三元,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