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八章 名分大义_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孔子。

  因为齐国大夫黎鉏对齐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这个发展势头,齐国很危险,”于是齐景公就派出使者通知鲁国,要举行友好会晤,地点在夹谷。

  所谓会盟,便是两国实力和心理的交锋,首先发难的,便是齐国。

  齐国官员请奏四方之乐,而派出的舞者,则是手持利刃的夷狄蛮人,其狂喝乱号,让包括鲁定公在内的人鲁国人心内恐惧。

  此时孔子出场了,“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孔子的身高很高,据后世换算接近两米,所以其没有站在最高处,固然是因为礼仪,也是足够威慑了。

  孔子开口道:“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他这话依据的是周礼,齐国官员无法应对,值得让夷狄蛮人推下,但他们还不死心,换上了优倡侏儒,这次孔子再度发话。

  “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

  这次依据还是周礼,齐人不能对,孔子这次就不客气了,直接让人讲这些优倡侏儒的脑袋全砍了。

  这一下彻底震动了齐国人,他们发现,他们在师出有名的正当性上,对付不了孔子!

  齐景公回国后,对群臣说:“鲁国辅佐国君的,是君子之道;你们教给寡人的,却是夷狄之道,我现在得罪鲁君了,应该怎么办?”

  群臣无法,只得回应:“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景公退还了先前侵占给鲁国的土地。

  这件事情,在后世看来,很是荒谬,但在春秋时期,极为看重礼仪脸面的诸侯来说,大义名分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之所以被忌惮,就是因为他借助建立儒家,抓住了周礼的解释权,把其他诸侯对于鲁国的做法,用释经权打成不义之事。

  结合国家实力,一手大义,一手实力,便成为了争霸天下的关键,这也是为为什么儒家慢慢兴盛的原因,儒家自诞生起,就是帝王经世之术。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