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6章 万般皆下品的时代过去了?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熬过两三年,甚至随时可能故去。

  在他继位之初活跃着的老臣里,最早是袁宗皋和周诏。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老臣将会密集地故去,毕竟他们已经在齐齐越过古稀甚至逼近耄耋之年。

  按照这时候的寿命水平,他们已经是相当高寿的。

  但留给朱厚熜培养与他一心推进改革的新血的时间也不多了。

  再有五年时间,大明四品以上只怕要换掉七八成的人。

  所以朱厚熜现在真的变成了“先师”。

  除了在皇明大学院中对那些工匠讲演,他还需要对许多人讲东西。

  今天要“讲课”的对象,是大明第一批经过朱厚熜亲自编定章程的大明皇商、官商的高管们。

  因此魏彬被召了回来,他自然是“助教”。

  前朝三大殿之中,奉天殿用于举办朝会,华盖殿是是他参加奉天殿的诸多礼仪活动和朝会时暂时休息的场所,而谨身殿则基本只用来更衣做准备。

  现在,谨身殿已经被用作了教室。

  这恐怕是整个大明最“先进”的教室,因为有御书房里用事的太监很熟悉皇帝会用的一些方法。

  内档司已经是比内书堂更加专业的太监秘书班子,教具、课件、教材……朱厚熜安排下去的事,黄锦都能办得妥妥的。

  至少此时在谨身殿里,已经可以用上“幻灯片”了。

  硕大的木架子上,是那些专门制作好的大幅画卷——只有那些最关键的内容,会由内档司制作成这样。

  小图则直接绘制在教材里,带着更详细的内容分发给听课的人,方便他们听讲学习。

  此时此刻,谨身殿与华盖殿之间的殿外云台上,列队站好了近百人。

  在这群人当中,地位最显赫的是三人。

  一个,赫然是蜀王朱让栩。高克威在四川生乱后,朱让栩是毫不犹豫地拥护了皇帝的一切要求,凭蜀王在四川百余年的名望让阳武侯薛伦与费宏迅速把四川的形势稳固了下来,这才使得本应入川的五军营选锋得以留在湖广。

  另一个,则是定国公徐光祚的儿子徐延德。徐光祚先是亲迎皇帝,而后又南下为皇帝镇广东的场子、随后又赶回北京先暂时提督京营。现在,徐光祚病重,徐延德便是下一任的定国公。

  第三人,则是一位新封的伯爵,但他的来历却十分不简单——诚意伯刘基的六世孙,刘瑜。

  三个人,一个是宗室亲王,一个是多年国公之子,一个是蒙新朝皇帝之恩续封爵位的勋臣。

  而其余人当中,有太监,更有不少文臣,更有一些身穿布衣、神情拘束又激动的平民站在最后面。

  这些平民,是商人。

  经过举荐,他们是从一份很大的名单之中被选出来的人。

  就像工匠郑魁一样,他们也没想到能有进攻陛见,甚至能到这谨身殿亲自听皇帝讲课的机会。

  在庄重的气氛里,黄锦从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