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2章 嘉靖朝第一个入庙的功臣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2章嘉靖朝第一个入庙的功臣

  朱厚熜并不适宜亲自去探望杨一清的病情,皇帝视疾,有点见最后一面的意思。

  但可以派人去。

  黄锦回来后带来的消息很明确:颇有油尽灯枯之感。

  “看来是张孚敬的奏请,让他这段时间以来忧虑过甚了。”朱厚熜轻声说了一句,随后问道,“杨总参可有什么话让你传给朕?”

  “有!”黄锦立时回答,“杨总参道:陛下既已破格让唐顺之做了宣大巡抚,该让他快一些立功。唐顺之去三边,俺答不会侵宣大。”

  朱厚熜眼中精光一闪:“让唐顺之去三边?他何以服众?”

  “奴婢虽然没有这么问,但杨总参说了,他是靖边伯。陛下若不惧他将来功高震主,便不要非得用年月堪磨这等绝世之才。”

  朱厚熜沉吟不语。

  连功高震主这种话都说了出来,杨一清确实是当做遗言一般在嘱咐了。

  绝世之才吗?朱厚熜自然是知道唐顺之本事的,却没想到杨一清对他的评价也如此之高。

  坐在礼部尚书位置上的严嵩从文教一事上做文章,这个态度传到南直隶之后,南直隶的人都得考虑一个问题:礼部尚书推崇新学,如此嫌弃江南士子在新学上的水平,下一次的会试,南直隶能考中进士的人会不会更少?

  如果不再那么强调他们积累深厚的四书五经学问,江南那些诗书人家自然也就要脱离如今隐隐抱成一团的旧势力——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圣贤学问早近大道,如今新学曲解经典的。什么今人不必不如古人,他们是多么希望一切能回到十年前的局面?

  但那也只是最后畏畏缩缩的期盼了,期盼会有什么变数,期盼陛下能深刻地认识到南京为什么是国本。

  朱厚熜感觉头痛。

  随后,钟声络绎不绝,众参策顿时心头一凛,目光看向了空着的那把椅子。

  嘉靖八年的会试结果,对南直隶确实是一个刺激。再加上北京户部直征,更让江南官绅人家看到了将来的危机。

  寂静中有个人刚刚开口,忽然听闻西面传来闷闷的钟声。

  席间空了一个位置,那个位置属于杨一清。

  “陛下襟怀,历代明君概莫能及,方有国策会议、国务殿。设不设淮扬布政使司,只是小事。江南官绅人家已经落后于其余诸省了,知不知变、肯不肯变才是大事。江南非南直隶之江南,是大明之江南!”

  杨一清病重,已经想过这件事数日的王宪,甚至陈九畴都心头一动,随后将他们眼底的那丝渴望掩在了眼底。

  皇帝没有列席,御书房首席江汝璧本身就能坐在国策会议的桌旁。

  那当然是了,连他都担心这个问题。古有冠军侯,不是说年轻人不能立下盖世奇功。但霍去病是纯粹武将,唐顺之却是文臣,更合适的位置还是帅位、统御大局。

  

  请收藏:https://m.bga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