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0章 大典前夕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0章大典前夕

  赶走北虏后便是万国来朝,京城百姓感受到的就是这些。

  而且这一回,诸国使臣并没有被要求几日才能离开会同馆一次,而是都能到外面转转。

  因此京城里更加热闹,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异族之人。

  哪怕知道他们在藩国之内都是大人物,但路遇的大明百姓看见他们时,也难免都或多或少带了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目光,仿佛打量什么新奇玩物。

  这种目光是不会令人舒服的,但大明都城从无数的细节上都传递出压迫感。

  首先是长三丈余的“公交马车”。

  目前,原先旧城内只是宫城外有一条环线。随后,便是从会同馆往城东大赛场,从会同馆往城南的新外城,此外还有一条从右安门外往西。

  而在新外城,则多了两条线,一条通往王府区的方向,一条通往天坛东面的那一片新官宅。

  乘坐这些公交马车的,目前并无多少真正的百姓。

  一则如今的京城本身算不得特别大,二则毕竟要花钱。

  但公交马车上也并无多少真正的重臣权贵,因为他们有另外的出行方式。

  李看着大明礼交部尚书坐上了一个轿车,前面的人踩着脚踏由缓及快离开了会同馆,不禁赞叹:“真不愧是天朝……”

  曾经在京城风靡过的自行车,现在更加多了。

  但主要都是三轮的,统一由顺天府经营的车行提供服务,作为各衙四品以上京官官员待遇的一部分。

  除公交马车及朝廷诸多典礼、禁卫军、京城治安司外,京城禁马。

  宽阔的主干道,如今大体分为五道。中间行公交马车,两侧行三轮轿车和两轮自行车,再两侧行人。

  虽然算不得完全井然有序了,但外国使臣们从中看得出来自有一套规矩。

  这是京城“行”这个方面的一个侧影。

  而如今另外的一个特点,则是京城纸“贱”。

  说“贱”,是因为感觉纸张太多了。

  改组之后,文教之事虽由文教部负责,但明报行仍由礼交部来主持日常工作,礼交部之下除了典仪司、礼交司,还有刊刻司。

  刊刻司的职责,就是主理报刊、书籍的出版审核。

  手抄不论,但若要刊印,则各地书局都要送稿审阅、办理版号,然后才可刊行。

  虽然看似加强了管制,但目前而言,反而通过规范的简字、不断制造的印刷机,使得报刊、书籍越来越多。

  《明报》的子刊在变多,各省也都有了自己的省报,但都是在明报行的体系之下。目前,报刊业并没有放开。

  但书籍则不同。

  诸多民间书局虽然必须要与刊刻司打交道,但乡试年年办、小中大学的新学制和如今大明取士渠道更多带起的向学之风,仍旧让书籍需求提升了很多。

  简字确实让更多人能识得一些字了,印刷机推开后书籍刻印成本也在降低

  请收藏:https://m.bga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