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你们想要咨政,难道还不想付出点代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你们想要咨政,难道还不想付出点代价吗?

  文华殿。

  这几日,黄子澄,齐泰等一众文官,都在殿中处理政务,批阅奏章。

  有了之前的教训,官员们所上的奏章数量,也总算是恢复到了正常。

  这些人都是大儒,书读得多,在古文上的造诣比朱允熞是要高出不少。

  他们阅揽奏章的速度,自然也要更快。

  渐渐已经能游刃有余。

  朱允熞每天只看几封紧要的奏章,偶尔翻一翻其它的,看他们都处理得如何。

  第一次授予这些人批阅奏章的权柄,他们倒是一个个都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弄虚作假。

  就连批阅的回复,也是在揣磨着朱允熞的心思,尽力迎合,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心思藏起来。

  这几日,朝野上下都在盛传,太孙殿下年幼,国事繁重,不能尽理,已奏请陛下设立咨政处,陛下也已同意,只是还需挑选咨政大臣。

  如今能入文华殿批阅奏章的人,便有极大的可能,选为咨政大臣。

  在这些文官们眼中,能手握批阅奏章的权柄,那几乎就与顾命大臣无异了。

  这可是文官的巅峰。

  从此手握大权,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治理天下。

  谁不想有这样的待遇?

  在这个节骨眼,自然没有人去违拗太孙殿下。

  要不然,咨政大臣的名额,多半就与自己无关了。

  相反,他们此时对朱允熞的态度已是截然不同。

  再没有之前的嚣张和不服,反而隐隐有阿谀之态。

  “太孙殿下,今日奏章已全部批阅,其中较为紧要的奏章,共计五封,余者一百九十六封。还请太孙殿下审核检查。”

  黄子澄很恭敬的奏章送上。

  朱允熞微微点了点头,也不急着翻阅。

  这些人至少这段时间,办事都是非常谨慎的,唯恐出任何差错,惹来太孙殿下和陛下的不满,丢失成为“咨政大臣”的机会。

  光开始的第一天他们还是半信半疑。

  在一天一夜不眠不休批阅千余封奏章之后,更是觉得自己等人被皇太孙耍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在文华殿里面批阅奏章,又让他们兴奋了起来。

  因为这件事,皇帝陛下都保持了沉默。

  没有阻止,没有批评,而是默许同意他们这样做。

  那就是说,朱允熞所说的设咨政处,不再是一句空谈。

  而是极有可能兑现的。

  其他未能进入文华殿的官员,更是对他们羡慕不已。

  这些官员只有上奏章的份,而他们却能批阅,谁能不羡慕呢?

  他们也在期待着临时性的批阅能成为定制,那就能借此上下其手,掌控大权了。

  “诸位大人都辛苦了。”

  朱允熞笑道:“这些时日,兴赖诸位大人用心办事,朝廷运转才没有出差错,甚至不少阵年积欠未办的事情,也都在办了。皇爷爷对此,非常满意,这全是诸位大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