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摆脱控制,暗流涌动!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摆脱控制,暗流涌动!

  油印机的发明,很快将在大明掀起了一场风暴。

  它很小,小到毫不起眼。

  但它又足够大,大到可以改变大明的读书人数量,改变大明的权力结构。

  只有知识不被垄断,士大夫阶层的特权才有了打破的基础。

  而油印机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技术与制度,永远相辅相成。

  “待油印机制造好之后,孤要设立一个专门的通讯社,作为朝廷的耳目喉舌,发行报刊杂志,报道朝廷的重大事项,向百姓们宣传和解释朝廷政策,占领舆论高地。”

  “道衍,孤打算让你担任第一任通讯社的主管,你可愿意?”

  在此之前,虽然大明早有邸报,但只在官员中发行,其主要作用亦只是起到一个政府通告的形式。

  而且,由于上面刊登有大量未经批红的奏章,引起官员的讨论,反而成了文官控制舆论,胁迫朝廷的重要工具。

  朱允熞早就想改革了。

  由于技术不成熟,他能做的,也只是减少敏感奏章的随意刊发。

  油印机问世后,印刷将变得十分便利,从前一部分以手抄报为职业的人,都将因此而失业。

  朝廷可以通过发行大量的报刊,直接将最高层的声音,传达给最底层的百姓。

  在此之前,只能通过官员们传达命令,他们往往会故意扭曲上意,或者隐瞒不告知。

  百姓们很难了解实情。

  一旦报刊成立,其作为公共媒体,直接面向百姓,省去中间环节,才能彻底的杜绝这些事情的发生。

  除此之外,通过报刊的发行,朝廷也能掌握最大的宣传阵地,一方面洞察民情,另一方面也控制舆论。

  更重要的是,朱允熞对自己帝王的定位,是与最广大的群众站在一起。

  那同时也意味着,他几乎与如今的整个官僚集团,站到了对立面。

  官僚集团控制着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帝王的命令,要通过他们去贯彻,实行。

  虽然朱允熞通过宣传造神,如今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威望,但如果失去沟通的桥梁,这种威望就毫无意义。

  报刊的发行,正好起到绕过官僚集团,架起与百姓直接进行对话的桥梁作用。

  皇帝的旨音,朝廷的声音,可以直达最底层的百姓,官员再也无法无欺瞒。

  通俗点的说,国家政权中最重要的两项权力,无非是笔杆子和枪杆子。

  即舆论宣传(思想控制)和暴力机构。

  封建社会几千年,舆论宣传实际上一直掌握在士大夫阶层手中。

  但凡朝廷变法触及他们的利益,主持变法的人,就会被骂成奸臣、昏君。

  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清。

  迎合文官利益的帝王,会被他们大力吹捧,奉为千古圣君。

  反之,则是暴君,昏君。

  一心想要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的帝王,因为会触犯士大夫阶层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