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8章 隐情,将黄子澄明正典刑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8章隐情,将黄子澄明正典刑

  朱允熞微微愣了愣,不明白为何杨士奇会有这样的判断。

  蒋瓛笑问道:“何出此言?”

  杨士奇看了看四周,见店家已然自顾自的忙活去了,旁边桌上的客人也已离开,再无外人偷听,方低声道:“此事也不难分析。当今太孙虽年仅七岁,却是绝世天才,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落笔有神,用兵如仙,朝政国事,无有不通。常作出人意料之举,却令人拍案叫绝,以他年龄,说是生而知之的神仙,亦不为过。”

  “加征商税之事,乃是太孙提出来的。据我所知,当时太孙就已经提了要设监察机构之事,此奏还刊在邸报上,明发全国。”

  “可时至今日,加征商税之事已在全国推行,监察机构却迟迟未设。”

  “个中情由未明,我推断这背后必定有什么隐情。”

  隐情就是我将这事忘了。

  朱允熞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

  无论是加征商税还是设置监察机构,都是他提出来的。

  此后,他便都没有再过问。

  毕竟,他的事情多着呢。

  具体的细节,哪里会管得那么宽。

  可如今看来,征税的事做了,监察机构却未设立,也无人向他禀报此事。

  朝廷官员无数,自有人去做。

  难道还真有什么隐情不成?

  自己莫不是灯下黑?

  杨士奇又道:“陛下出城休养,国事悉数委于太孙殿下,在一些无知之人眼中,太孙已大权独揽,可越是越这样,此间越是凶险。”

  蒋瓛听到这里,忽然有点后悔问话了。

  涉及太孙和陛下关系的事,哪里是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应该过问的呢。

  何况太孙就在旁边听着。

  但此时也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问下去,道:“凶险在何处呢?”

  “自古储君最不好做,兄台亦是明白人,其中道理,就不须我多言了。”

  “若陛下在皇宫,太孙殿下监国理政,便只须踏踏实实的办事,将国事做好了即可。”

  “可陛下去阳山休养,那太孙殿下能做的,就只有明哲保身。多做多错,无为而治,才是明智之选。”

  “如若不然,当年汉武巫蛊祸事,恐在我朝再度上演了。”

  巫蛊祸事,指的是汉武帝出城休养,太子刘据监国理城,其后汉武帝杀刘据的事。

  “太孙殿下也深知此事,故而才会放手不为。”

  “只可惜了朝政大局,好在总归不过几年时间,待太孙登临大位,一切便将迎来转变。”

  蒋瓛声音变冷,道:“当今陛下对太孙宠爱无比,岂可用汉武举例,你适才所言,未免太过于武断。妄言人心,非是读书人之语。”

  若不是朱允熞以眼色阻止,蒋瓛恐怕立时就要将这胡说八道,挑拔陛下与太孙关系的奸贼拿下了。

  此时强忍怒意,语气不免冰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