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5章 鼓励地主转型!承包修路!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鼓励地主转型!承包修路!

  可不管郑和那边到底如何。

  大明朝廷要办的事情依旧不能耽误,朱允熞要操心的事情仍然还有许多。

  土改的事情,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出了一些小插曲,但也已经解决,无数浙江官员也已经落马。

  更有王钝这样老成持重的老臣相助,几乎不需要朱允熞操心。

  现在朱允熞真正担心的,还是持续不断增发纸钞,不断给百姓发钱之后的物价问题。

  在朱允熞自阳山返回京师的路上。

  所见所闻,都清晰无比的告诉他,大明京师的物价已经开始不受控制的飞涨!

  只是因为甘薯也在快速推广,大明境内更还有一些存粮。

  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若是持续下去,势必会让物价飞涨到一个让百姓无法接受的程度!或许……第三帝国的故事,就要在大明身上重演!

  百姓越是痛恨,就越是依靠朝廷。

  让劳动力尽可能的去加班加点干活,以此获得更多的收益。

  而对于如何让地主转型成资本家,朱允熞主要设定了两个方向。

  “技术仍由朝廷负责主导,但具体的施工,统统交给承包的地主豪绅来组织。”

  毕竟地主转型成资本家之后,肯定会压榨劳动力。

  让修路的步伐慢上许多。

  “并且把价钱也一并给孤报上来。”

  朝廷只需要关键时刻,下去惩治几个地主豪绅,就能平息民愤。

  “统统汇报上来。”

  同样可以减缓物价的上涨。

  说白了,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还是在百姓手里的钱太多。

  “让咨政处的人,整理一下国道修建的进度,查一下,还有那些路是没有开修的。”

  把钱投入到可持续盈利的物质生产当中。

  朱允熞指着地图上正在施工的国道,又指向未曾施工,只有计划的国道,说道:“像这些还没开始施工的国道。”

  朝廷到时候既可以彻底放开手去进行土改。

  岂不美哉?

  而在杨靖离去之后。

  五十万马克一块面包的事情,说不定真的会发生在大明境内!

  一个是朝廷修路的成本肯定是比地主豪绅去修路要贵上一些的。

  朱允熞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的思考,让地主承包修路,只是他解决物价上涨的办法之一。

  正如前世一般,出了某个工程,想要承包,都要送礼。

  而想要抑制物价,首选自然是让大明的物质产出丰富起来。

  增加大明百姓对于纸钞的信心,毕竟纸钞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看百姓对于朝廷的信心!

  而地主豪绅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朝廷假借地主豪绅之手,也将这一层怨恨转移到了地主豪绅之上。

  反观,若是让朝廷来施工,一方面顾忌民意,不可能让朝廷去催促百姓加班,如此一来,岂不是和当初的徭役差不多?

  朱允熞现在无法凭空变出粮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