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5章 分段运输法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分段运输法

  司农寺里,对接范铮的是熟人,司农主簿阎玄邃。

  两人的品秩相近,阎玄邃还要高上两级,规格绝对不低了。

  凭司农卿郭嗣本怎么重视范铮,巨大的等级差在那里,他也不能自降身份去与范铮交涉。

  哪怕是后世,都要讲一个对等原则。

  范铮倒是松懈了许多,捧着细瓷茶碗吃了口茶:“司农卿也真是的,他要通过你来找我,也不会耽误时间了。”

  阎玄邃干笑一声:“瓜田李下。”

  范铮秒懂。

  李泰是阎玄邃的妹婿嘛,让阎玄邃出面延请,郭嗣本怕被贴上“李泰一党”的标签。

  三品以上大员,几乎没有人愿意掺和争储夺谪的糊糊事。

  要么,等新君登基时,他们早就老到致仕了;

  要么,位高权重、根深蒂固,根本不需要站队,谁当皇帝我认谁。

  “咋,太仓署与太原诸署,需要查一查?”

  范铮眨巴眼,心头在盘算,最多只给你算太仓署的,那些各地的仓储,最少得娃儿出世才可能出长安,帮忙去算一算。

  阎玄邃略为骄傲地笑了:“司农寺的职司,重点就是仓储粮食!别的地方粮仓敢玩花活,司农寺的粮仓,谁动死全家!”

  范铮奇怪了:“你们司农寺重点仓储,仓储不出问题,找我干嘛?”

  阎玄邃笑道:“仓储不出问题,可运转艰难啊!”

  长安号称人口百万,凭关中的出产,很难供得起如此庞大的消耗,势必从扬州等地贡粮。

  运河的好处,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扬州到洛阳段走水运很畅通,比走陆路的成本小多了。

  “问题是,各河段的水位深浅都不一样,跑小船吧,不划算;跑大船吧,容易搁浅。”

  现在的粮食水运方式,是直运,也就是从杭州到洛阳,一条船从头跑到尾。

  范铮置下空茶碗,轻轻敲着桌面:“可是,为什么不在各节渠口设仓,收取下一节送来的粮,然后统一换船,再行到上一节的渠口移交?”

  这个困扰唐朝的粮食转运问题,直到开元二十一年,裴耀用分段运输法才彻底解决了。

  装卸、转运的费用并不低,好歹免了因运输不便而造成的损失,收益大过成本。

  后人站在前人的成果上,当然一目了然,可对前人而言就是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门槛。

  还有一个问题更现实,谁来承办此事?

  一个环节的变动,往往需要数个部门以及地方上的配合,裴耀是身为宰相,要不然实施的阻力还不小。

  各部门间的协调,就是个心累的活儿。

  掌固续茶,走神的阎玄邃举碗饮了一口,烫到嘴了,不禁龇牙咧嘴,重生吐了几口大气。

  分段运输法,其实真不难,却恰如那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之前,伱根本想不到竟如此简单。

  微微思量,阎玄邃就知道,这个方法,可行!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