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6章 三喜临门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6章三喜临门

  张万岁眼睛瞪得老大,死死地盯着范铮。

  范铮若不能给他一个交待,就是倚老卖老,他也要溅范铮一脸血!

  “缘由其实在互市监职司里。”范铮对这位大唐弼马温还是很佩服的,故而言辞较为温和。

  换别人,在范铮面前恶形恶色,早就被怼得满头包了。

  “互市监交易所得上等马匹,送京师。”范铮轻描淡写地开口。

  张万岁瞬间偃旗息鼓,脑袋耷拉得像吃了败仗。

  永徽天子奇道:“这一条怎么了?范卿你不能卖关子啊!”

  范铮叹息:“良马尽充殿中省尚乘局,太仆寺诸牧监呢?没有良马改善品质,只能一步步退化成本土的耕马、驮马。”

  “恕臣不敬,陛下自然是需要良马骑乘、赏赐,却也不至于到十二闲的地步。其中的良马,诸多是在闲置。”

  “便是截取部分与诸牧监为种马,亦能大大改善马匹的品质。”

  说白了,资源配置极度不合理,需要良马为种的地方没良马,装饰性质的尚乘局却占据了诸多良马。

  尚乘局有多少马,并无准确定数,但饲养十二闲马匹的掌闲就有五千人,再怎么也不可能一人饲养一匹马吧?

  纵使尚乘局有部分粗马,比例亦极低。

  范铮能理解收罗良马以备战之用意,但应稍稍偏一偏太仆寺吧?

  把上马全部收走了,你指望太仆寺用为数不多的合格种马,改善整个陇右数以万计的马匹品质?

  别说张万岁不是真正的弼马温,就算是,那也无能为力啊!

  不能划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比例,大唐的良马会越来越少。

  这就是现实。

  “所以,臣建言开通张掖互市的主要缘由,是想交易得良马,以充太仆寺诸牧监。”

  这才是范铮真正的目的。

  素和贵不来,也会有其他吐谷浑人、突厥人前来,早晚能达成交易。

  永徽天子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哎,权柄未能尽收,虽心动而不能行动……

  长孙无忌抱臂,思虑了许久:“若互市,丝绢尽可付,粮食却为难。”

  大唐地大物博,可天灾人祸不少,粮食的消耗极大。

  更重要的是,堆积在洛阳含嘉仓的粮食,无法尽数转运到长安,就更别提陇右了。

  范铮当年提的分段运输法,有用,但只能稍解其难。

  司农寺太仓署的粮食,休想动用!

  这就成了一个死结啊!

  真着急了,把交州、爱州、驩州、武安州、长州、棠州多余到沤烂的水稻,走海路到登州拉上来,也不是不行。

  这个世界真不缺粮食,只是需要粮食的人没粮,粮食多的沤到发霉、发臭、糠酸,偏偏就卖不出去。

  交州诸地,从未有一年四季的说法,只分旱季、雨季,水稻一年三熟,粮食多到吃不完。

  交州水土高温温润到什么地步?

  夸张一点说,折一截芒果枝扔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