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5章 天子之乐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年宫,皇帝旧宅,有鸟如雀,生大鸟如鸠。

  此时的大唐,巢寄生基本只有杜鹃鸟,如鸠不太可能。

  同时,也不是所有杜鹃鸟都会巢寄生。

  杜鹃巢寄生很常见,《旧唐书》故意加入这一句,实则指鸠占鹊巢。

  史官的一点倾向,无伤大雅,未刻意将人严重脸谱化就成。

  户部尚书高履行奏称,去年增加十五万户,隋初八百七十万户,今有三百八十万户。

  不是很多人误解的那样,大唐的人口数目此时基本恢复,纵不如隋文帝时也相差不至于如此大。

  根本的原因,是隋朝的分户思想与唐朝的“不别籍”大相径庭,一户三五人与一户十来口,权重是不一样的。

  没有立国三四十年还恢复不过来的人口,不带这么低估生育能力的。

  只要能活下去、少一些后顾之忧,庶民生育之强能让朝廷瞠目结舌。

  高履行奏请,自明年起,二年一定户,准。

  大理卿辛茂将奏报,今年勾决的人犯七十余名。

  就大唐的丁口,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充分体现了“慎杀”的原则。

  对庶民与对官员,皇帝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原大理卿唐临,此时转为兵部尚书,开始了他为官的下坡路。

  唐临一生不知兵,除了隐太子时期任过太子右卫率铠曹参军,连个辅助征战的经历都没有,在军中还不如范铮闻名。

  这样的经历,为兵部尚书,纯属难为人。

  通才固然有,但非每人皆通才。

  李白写诗利害,你让他去少府监挖矿试试?

  前任兵部尚书、现任侍中崔敦礼可不一样,他在文武之间几番来回,且多番出使突厥、回纥、薛延陀,并随李勣大破薛延陀,有赫赫战功在身。

  崔敦礼上书,建言随身鱼符于五品官员薨亡后,可不收回。

  永徽天子准了此条建言。

  所以,后世考古,若是从贞观年的古墓中发掘出随身鱼符,或许得认真请专业人士看看。

  至于专家……算了吧,这是个臭大街的称呼。

  鸿胪寺的奏折,让永徽天子拍着大腿狂笑。

  武曌正捉着李弘的手写字,听到天子的笑声,嫣然一笑:“弘儿,你阿耶很开心呢。”

  李弘写完最后一笔,笑道:“阿耶高兴,一定是大唐得利了。”

  万年宫毕竟是行宫,规矩没那么严,兼之自麟游县大雨之事后,天子格外怜爱武曌母子,臣子们也不好说什么。

  反正,头最铁的尚书右仆射褚遂良,被丢在长安城的政事堂内,也就没人多事了。

  永徽天子之乐,却不能公之于众,委实美中不足。

  虽早就知道谋略之中有间术,可真正见诸奏折,还是首次。

  范铮与陇西季氏联手,永徽天子倒不在意,季氏早就跌落凡尘,就是愿意起来取代其他世家天子也乐见其成。

  想不到,朝廷费心费力都没让吐蕃内部斗起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