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 一切为了江山永固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一切为了江山永固

  “以四书五经选拔人才,万万不可!”

  杨宪斩钉截铁的声音,在府衙内回响。

  朱标看着杨宪,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开口道:“杨卿是认为四书五经有什么问题吗?”

  杨宪摇了摇头,回道:“四书五经,作为儒家经典,本身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甚至其中教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我看来都很好。”

  说到这,杨宪顿了顿,接着开口道:“但是他却不适合作为科举考试的选题。”

  听了杨宪的话,朱标更加困惑了。

  “怎么说?”

  杨宪没有卖关子,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开口道:“诚如殿下之前所说,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也就是说这些被选中的人,都是将来的大明官员。”

  “拿县令来说,他身上所要具备的能力,是如何发展治下一个县的经济、民生,如何管理治下百姓,如何做好治安等等。小到开河修路,农作物种植,大到商业发展。还有比如像今年这样的灾年,来了之后,如何应对.”

  “朝廷真正需要的是这种务实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那些满脑子只知道学习四书五经的读书人。有些读书人甚至连五谷都不分,说大道理擅长,各种儒家经典也是信手拈来,可这与国何益?”

  “我们要的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能够为百姓干事的人。”

  “殿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还有四书五经的字数是有限的,而考试的次数是无限的。

  这也注定了,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的科举考试最终会变得更加扭曲。明中后期,便产生了所谓截搭题。

  所谓截搭题,是科举考试八股文的一种特殊命题方式。

  明清八股文题例出《四书》之内,用一句、数句或一节或全章为题,其后为避免重复,采用割裂经书文句,截断牵搭作为试题。

  明丘濬《大学衍义补》:“近年初场出题,往往强截句读,破碎经义,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而提学宪臣之小试尤为琐碎。”

  因此这种取士方法,不仅扼杀其他学术,也毁儒学,毁经学。等于是在儒家里头,又来了一次罢黜百家,这种考试方式对真正的儒家而言都是一种摧残,而且永远产生不了新知识。

  儒家思想,自然不可全盘否定。

  可打这么个比方吧。

  有个人小学一年级考试全班得第一,结果他就非要一直读一年级,谁劝都不好使。

  而且最最要命的还是魔改版的。

  原时空明朝固定了科举考题只能从四书五经出,还是朱熹修订过的版本。

  清朝规定连答题都只能从四书五经答,也是朱熹修订过的版本。

  这种科举考试能选出什么有用的人才,那才是真正见了鬼了。

  更多的是,被科举制度逼疯的读书人,范进中举可不是什么孤例。

  朱标是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