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7章 内政工业篇_非洲建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内政-工业篇

  回到鲸湾港后,石锦堂安稳了两天,然后就开始处理各类公务。

  这里不得不说要夸奖一下金熙悦,这个朝鲜官家小姐已经进化成了专职的行政秘书。

  需要处理的公文都被她分门别类的各自归档,另外她还别出心裁的用小纸条做了摘要,公务种类也用不同颜色的纸条做了区分。

  比如教育口的就用蓝色的纸条做摘要,经济口的文件就用黄色纸条做摘要,而工业口则是用红色纸条。

  石锦堂现在要看的就是工业口的文件,是以他直接拿过一摞贴着红色纸条的文件细心观看起来。

  西南非洲的工业经过3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总产值截止1882年9月,达到了10021.45万元军票。

  这份产值是三年来积累下来的,换算成英镑只有100万镑,距离工业化大国的目标还十分遥远,但是已经艰难起步了。

  工业方面共创造就业岗位2300多个,其中大部分的工业工人都是朝鲜妇女,另有小部分特殊行业是华人男工。

  随着东南亚土著女性移民的引入,整个西南非洲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女性入籍。

  为了让非华裔女性能够和华人男性结合,南华公司出台了专门政策。

  《西南非洲非华裔女性移民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非华裔女性移民不享受免费分配土地政策,除非同华人男移民结婚,否则外族裔女性移民只能到工矿中充当产业工人,还要在限期内返还移民费用。

  非华裔女性移民对于西南非洲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制衣厂、罐头厂能够迅速发展,就是因为大批朝鲜裔女性移民的辛勤付出。

  这两个工厂产能瓶颈已经凸显,下一步就是继续引进新的产线,扩大产能。

  玻璃厂和榨油厂的发展也很迅速,但是因为销售方向的不同,两家工厂的发展有些参差。

  ……

  榨油厂在四个工厂中,创造的产值最低,已然被其他三家工厂远远抛在后面了。

  这不难理解,榨油厂的销路太窄,且产品类型单一。

  虽然开发出了花生油、菜籽油这两个新品,也只是针对西南非洲内部销售,外部基本没有销路。

  如今随着北部几个大区的开发加快,榨油厂离农产品产地太远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

  西南非洲境内的长途铁路还没有修通,依靠马车运输的效率太低,外购农产品原料不经济。

  是以石锦堂打算把榨油厂进行拆分,大部分的工人和设备都运去中原区的温泉城,后续再扩展到其他大区。

  那边的农业比重最大,将来也会是产粮大区。

  鲸湾这边的工厂只保留一部分,可以转让出去给民间资本经营。

  这样不但能够维持工厂运转,还能活跃民间资本。

  ……

  玻璃厂生产的镜子以及罐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