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_都市之叫我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天还是每天一更,等到这周三申请上架,估计可能要周五上架,在上架之后会尽量保证每天2更,同时,期待已久的九月九日即将到来,华山论剑即将展开,敬请期待。

  四字同音,却不同意。

  诸葛亮问,“可知何为静心?”

  张如尘当然知道,修道修得就是一个心静,所以他的回答是:“心静。”

  如果非要通俗的解释,可以用心静自然凉来形容。

  诸葛亮既没有认可,也没有否认,他继续问道:“可知何为竟心?”

  张如尘便按照自己所想,答道:“有志者事竟成。”

  即,上进心,活一日,便上进一天。

  诸葛亮轻摇羽扇,怡然自得,继续问道:“可知何为敬心?”

  张如尘点头,答道:“对人、对事、对天、对地、对万灵,尊敬、爱戴、礼貌。”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其他事物存有敬畏之心。

  最后,诸葛亮又问:“可知何为净心?”

  张如尘微微思索,同样答道:“无杂念、无妄念、无情欲、无贪欲、赤子之心。”

  诸葛亮大笑,“孺子还可教也。”

  张如尘心知自己所答有误,于是正襟危坐,恭敬道:“请先生指点迷津。”

  接下来,诸葛亮便为张如尘详细讲解,他眼中的静、竟、敬、净。

  静心,即不追求名利、不为名利而困惑,明白自我之志,方能平稳心态,不生杂念,静思反省,可以总结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一点,张如尘的意思是对的,心无杂念,安然处之。

  竟心,简单说来就是清理进取,这看似与老子思想‘无为’存在矛盾,但其实不然,诸葛亮所说的‘竟心’是指胸有大志,虚心学习,天天向上。

  意为:学须井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一点,张如尘只说对了一半,光有志向而无心则无用。

  敬心,和字面意思一样,恭敬之心、敬畏之心,对万灵的恭敬,对天地的敬畏,缺一不可。其中分为两者,一者自我修养,一者社会道德。

  意为:大道无形,大巧若拙。

  这一点,张如尘只明白自我修养,而漏了社会道德。

  最后的是净心,很容易理解,干净的心,赤子之心。

  其实,最后的净心,囊括了前三者。静心的淡泊名利,竟心的清理进取,敬心的恭敬敬畏,总结为:大道无形,大巧若拙,应,心无杂念,安然处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且,胸有大志,虚心学习,德才兼备,赤子之心。

  最后,诸葛孔明问道:“可懂?”

  张如尘如同醍醐灌顶,收获巨大,起身行大礼,感谢道:“多谢先生传道,他日晚辈定谨记静、竟、敬、净四心。”

  诸葛亮摇头,微笑道:“其实你自己都知道,只是未想明白,需要一个人来点破罢了。”

  张如尘惭愧,修道二十载,结果一直都是被自己绊着,不曾懂得真正的大道理,今日听得孔明先生讲道,如梦初醒,终有所悟。

  范蠡教了他大道万千,万法皆通,鬼谷子教了他大道倏同,三道同修,诸葛亮教了他静竟敬净,赤子之心。

  这一刻,他的眼睛前所未有的明亮,他的心,前所未有的通透。

  既然已有所悟,那就代表着缘分已尽,诸葛孔明大袖一挥,送客!

  张如尘再次行礼,衷心感谢。

  在他走出这座道观时,道观里响起诸葛孔明的声音:“谨记初心,勿忘初衷。”

  张如尘受教,行走间,周身乾坤清气愈加浓烈,整个人越发的不凡。

  他毫不犹豫的进入下一座道观,道观门口上的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入木三分。

  道观内,一个身穿道袍的白发老者正拿着毛笔写字,其笔力浑厚,令人叹为观止。

  张如尘走

  你现在所看的《都市之叫我大师》第一百四十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都市之叫我大师

  请收藏:https://m.bga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