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1章 文吏和耕牛_明末最强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中前所军户们热情高涨,在外开垦荒地的时候。

  罗田森也奉命来到了中前所,带领了一些工匠过来,这些工匠是负责修建屯堡,打造灌井的。

  这些工匠换了一个地方,且临近年关,还与家人分别。

  但温越给他们的待遇,不仅是每月分下基本的口粮,另外还有奖励,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修建的屯堡的速度越快,发下的赏银则会越多。

  另外打造出来的灌井数量,也与奖领挂钩,其他打造的农具、水车等同样有不少的奖赏。

  立即,这些工匠们爆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大雪飘飞,天冻冰寒。

  不过中前所的内外则是热火朝天,随处可见冒着严寒在开垦荒地的军民,以及在修缮城堡的工匠。

  还有一群群妇女小孩,抬着满满的饭桶,在给劳作的居民们送饭送菜。

  每当看到这些饭菜,正在劳作的军民们都是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为了保证军民们的能吃饱,温越可是下了大力气,专门给他们提供能吃饱的粗粮,还有些荤腥。

  即便粗粮口感不佳,荤腥也很少,但劳作的军民们个个吃得欢快,喜笑开颜。

  劳作的军民很常见,到处都是。

  吏员文官则非常少见。

  这倒不是因为吏员文官偷懒,大冬天不愿意出来干活。

  在温越以那近千乱兵立威之后,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敢不听温越的命令。

  相反吏员文官都愿意出来干活,因为温越对他们给予的赏赐也不少。

  但之所以很少看见吏员文官,实在是因为中前所内的吏员文官数量本就是稀少。

  总体数量不超过二十多人,并且其中还有许多是温越从青牙堡调来的。

  而统计荒地,分发田亩,登记户口归属,这些都需要识字的文吏来处理。

  显然这不到二十人的书吏文官,是不够用的。

  为此,在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就预知到这事的温越,分别给孙承宗和徐光启写了书信。

  什么?

  你说温越是阉党之人,向魏忠贤提需要文吏的要求不应该更好?

  嗯,至于为何没有和魏忠贤提这事……

  很简单嘛,这能成为阉党之人的那都是什么人?

  魏忠贤真要给他派一批书吏来,他能敢用吗?

  怕是从青牙堡调再多的钱财过来,也不够吧?

  所以温越能想到的,只有孙承宗了和徐光启了。

  一个是督师大人,管理着辽东一切事务,调些文吏来不难。

  另外一个好歹是礼部侍郎,有过许多学生,且都是干实事的,不是夸夸其谈的,能来一两个也不差。

  而两边给的答复都不错。

  孙承宗应下会调十名文吏过来,徐光启那边虽然没有多说派什么弟子过来,但在明年开春后,会再来中前所一趟。

  如此又过了几日。

  在十二月初。

  十名从关内的文吏,领着各自的家庭来到了中前所。

  温越将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