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6章 平等中的不平等_我家学霸是键盘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个人拿同样多的报酬,而是让付出努力的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换言之,扭转贫富差距并不是让富人变成穷人,穷人变成富人,而是让穷人通过努力亦能跻身到富人行列,富人疏忽大意也会致使其一夜返贫。”

  “这老师不但中文说得溜,辩论也有一手。”陈博听完整套逻辑链,自恰圆满的同时兼具生动性,对于歪果仁而言实属难能可贵。

  “好像国外的孔子班政论是必修课,因为有专家说国人不喜欢动武,凡事爱讲道理,道理讲通了,矛盾也就随之化解了。”

  “砖头的砖?”陈博投去怀疑的目光。

  “这我就不清楚了。”

  王旭耸耸肩,无法考究专家的真实身份,正如网络上的鸡汤名言,总喜欢按在白岩松王小波头上,真实作者是谁也没人去关心。

  “另外来讲一下普遍存在的弊病,道德沙文主义,用你们中文的话翻译,就是党同伐异。”

  杨士奇又提到了一个观点,本以为只存在于西方世界,没想到再深入了解华夏文化后,发现全世界都一个德行。

  “它是一种不分肤色、种族、国度的心里顽疾,这类人会对自己所认同的道德观抱有疯狂的自信和盲目的自大,并试图将之强加给别人。”

  “我认为是对的,那所有人都应该和我保持同一战线,凡是不认同我观点的人,都是固执己见者,是少数派,要批判打倒。”

  这话陈博在之前的课堂上也听过,不过当时的侧重点是放在搜索算法上,过于优化的推荐系统让拥有相同兴趣的人报团取暖,由于缺乏思维碰撞,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经验主义。

  杨士奇给出的切入点是宗教,他提到道德沙文主义的根源来自西方对宗教的狂热崇拜,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不同。

  “另外,双重标准也是世界人民的通病,就像几十年前的西方,台面上的民主是一套标准,背地里的民主又是另一套标准,符合自己利益的就亮绿灯通过,有违自己利益的就设卡全副武装押解。”

  “往小了说,人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忍耐程度会更高一些,当你最要好的闺蜜爆出情感丑闻,你可能只是惋惜感慨,说不定还会去祝福人家找到更好的。”

  “人是要往高处看的,追求喜欢的生活无可厚非。”

  “可换做是网上某个不认识的家伙犯了同样的事,道德大棒在手的你肯定第一时间拿起键盘疯狂输出火力。”

  “你当是买鞋呢,穿了几年才知道不合脚,谁跟了你真的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我看了看我们学校的名字,确定不是德云社。”陈博调侃道。

  杨士奇可谓是深谙华夏文化,网络流行趋势也是颇有研究,闲时大概偷学过几手相声手艺,这假音模仿的惟妙惟肖,心境通过语气体现无遗。

  “摆脱双标?做一个公平的人?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时候,出于某种目的,需要适当双标一下。”

  “比方说你对象正在吐槽一部电视剧的男主,其实按道理,男女主应该是各打五十大板的论调,可你对象站在女性视角,一个劲的数落男主的不是。”

  “这时候你如果一本正经地讲道理,那么恭喜你,将会喜提直男称号一个。”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