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4章 英子请客_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子除了包子做得好,还做一手好家里菜。

  都是她这些年练的。

  兜里钱少买不起肉,大部分是茄子、土豆、辣椒、豆角、芹菜、豆制品之类的青菜。为了让孩子爱吃,只能在做法上下功夫,一来二去就练成了独门武功。

  她今天包的是牛肉粒香菇芹菜胡萝卜包子。

  精选的肥牛肉顶刀切大米大小的粒;香芹、胡萝卜切米;香菇焯水切米;厚干豆腐先切丝后切米;青椒切粒;香菜切米。

  先把牛肉粒喂好,然后把各种原料放在一起制成馅料,包子包出来既香浓又不腻人,有香菇的菌香、芹菜的清香、胡萝卜的营养、干豆腐的肉头儿,用东北话讲——贼好吃。

  四个炒菜。

  鸡肉丁炒蒜薹,油淋干豆腐,牛肉粒粉条炒芹菜,豆角烧茄子。

  鸡肉丁炒蒜薹选的是鸡腿肉。先把肉切丁,下锅烧至六成熟,然后下切好的蒜薹,小火慢炒。鸡腿肉丁熟了,蒜薹也熟了,火候恰到好处。调料用的也简单,只是酱油和鸡精,味道不一般的好。

  油淋干豆腐,简单地说是尖椒干豆腐的升级版。由于选用的是厚干豆腐,所以煨的时间比较长,滋味全吃进去了。

  做好装盘后在上面撒上干辣椒段和蒜末,热油一浇,看上去像水煮干豆腐,英子给它起名叫油淋干豆腐。

  “若曦能吃辣的,尤其爱吃水煮肉片。那时哪有钱买肉呀,我就拿这厚干豆腐糊弄她,没成想还挺好吃。”英子笑着说,老谭听的鼻根发酸。

  牛肉粒粉条炒芹菜,这道菜是包包子的原料一料多用,可见英子的精打细算,一点不浪费。

  英子把牛肉粒处理的非常好,炒的干巴巴的如肉干,到嘴里干香有嚼头。芹菜切的不是段是丁,像葱花似的做点缀,且有芹菜味儿。

  如果去掉芹菜丁这道菜就是“蚂蚁上树”,火候到位,粉条软孺筋道,红亮透明,不沾不连,一般的厨子都做不到这程度。

  豆角烧茄子选的是紫茄子和架豆王,看着是烧,其实是焖,酱香浓郁,下饭好菜。

  还做了两个凉菜,一个是黄瓜拉皮,一个是手撕菜,都是夏天的爽口菜。

  来英子家吃饭的除了老谭父子还有张丽夫妇,英子早就想请张丽公母俩吃顿饭了,一直也没有机会,主要是张丽不想她破费。

  今天正好,老谭从苏州回来,两家一起请了。

  张丽又把一个包子夹到碗里,老黄说:“行了,你这都第三个了,好吃也不能不松口呀。”

  “少说我,你吃的比谁都多。”张丽白了他一眼,毫不客气的大快朵颐。

  “英子姑姑包的包子好吃,我每回都吃撑着。”家恒说。

  “也就你没出息。”老谭说。

  “别说孩子,包子确实好吃,我爱吃。”张丽边吃边说。

  英子说:“爱吃就行,我还怕你们不爱吃呢,没多少肉。”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