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七章 龙气厘定_青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小相制,此法就近于完善,汉朝全国郡有l10个,全国l100县,谁能成朝廷心腹之患?”

  江晨是武将,不说话,纪才竹听完,许久,他说着:“可是下土演化,豪强渐出,你说虚州实郡县有天然压制豪强之力,何至于此?”

  吕尚静听了一笑,说:“豪强渐出此是天理,任何一朝都避免不了,而纵观二汉,从无地方祸于中央,何也,此制之效。”

  “再说,豪强能起者,在乎举贤良举孝廉,豪强通过此法,才渐渐超出郡县,这是由于下土没有印刷术,经书只有在富庶子弟家庭才有,故才成了气候

  “这叫州郡不行,而行于推举。”

  “可是主公只要造纸,印刷,使经书普于天下,又建立科举,使得天下寒门尽得出身之阶——那豪强还有何法出得郡县?”

  “此二法一出,朝廷控制空前加强,可所谓万古之法。”

  纪才竹不得不承认,这话有理,只是想了想,又幽幽说:“此法甚善,虚州实郡县,就是削藩,可是天下百郡,千头万绪,事大役艰,怎么能一一治理,再说远在万里之外,朝廷只怕难以入手……”

  下面的话难出口,打住了。

  “所以说你还要多读下主公的章程。”对这种少许竞争意识,吕尚静是莞尔一笑:“州(省)郡县制,封疆大吏,一路诸侯,朝廷岂有不惊惧之理。”

  “为了防微杜渐,总督必事事唯唯诺诺于朝廷,而太守必事事唯唯诺诺于总督,县令必事事唯唯诺于太守。”

  “且为分割各级长官事权,多设官职,故官员泛滥,国家负担沉重,又事事请示上级,故结构迟缓,无法问责,长此以往,官员只是应诺米虫,坐食俸禄罢了。”

  “不作有功,办事有罪,此是必得之疾。”

  “何也,此是州省之重,故朝廷不得不抓权,不得不分割,不得不泛滥,不得不迟缓。”

  “而现在虚州实郡县,区区郡县纵是放权,又能患疾于朝廷?朝廷又何必事无巨细过问呢?”

  “所以这治理百郡的难题根本不存在——无需事事问政,又何来政务繁重,又或不切实际——只需对太守县令之政绩,一年一考,三年一评罢了。”

  “而州刺吏,不使之成行政之官,仅仅监察郡县、推荐人才、兴修水利就可,日后实行科举制,只管负责郡县科举,使科举脱离地方影响就是了。”

  吕尚静说罢就是一笑,纪才竹顿时涨红了脸,他习惯于大蔡宵旰勤政、孜孜求治、夙夜不倦,巨细过问,却不想这本身是弊政,一时思考转不过来。

  叶青听到这里,大笑:“说到这里,就大体成形了,甚善。”

  吕尚静躬身说着:“不敢主公夸奖,都是主公英明神武,高屋建瓴,臣才得一二浅见。”

  “最善的是,汉制原本就是这样,无需变法而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