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 路径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陶成章报告上提及的是第三条工业化道路,也是最为客观现实的道路,这基本解决了工业化之后产品卖给谁的问题;而斯公模式,那产品根本不存在卖,那是直接计划分配,这也就是说,要想实施五年工业计划的政经体制必须是极权模式,不然根本无法做到按计划分配,这也是杨锐不选择这种模式的根本原因,谁让他当年决心革命的时候选择的不是麦克斯主义呢。↖↖,

  只是中国农民的购买里太弱小了,记得十年前在东北的时候,一头不到三十两的小牛很多农民都买不起,哪像美国农民那样有钱,又是拖拉机、又是福特车。现在柴油机的成本已经压到最低了,不计任何利润、折旧、计提,四匹单缸柴油机机体的物料人工成本在十两以下,但喷油泵每一套成本为四十三点七五两,转上轮子、车架等配件,一部小型手扶拖拉机成本超过一百五十多两。这么贵的拖拉机,谁买得起?农业机械化行不通,只能是农业化学化,这是完全可行的,但只有这一种办法吗?

  陶成章的报告作完,在座诸人鼓掌之余,杨锐问道:“焕卿,你说要么是农业机械化,像美国;要么是农业化学化,像法国;难道就没有第三条出路了吗?”

  杨锐的问题切中要害,世界之大,难道就真只有这两种模式吗?是以他话语刚落,各部的官员都看向陶成章,他略略细想,道:“还有一个国家是在这两种模式之外的。那就是丹麦。丹麦也是地少人多的国家,其运用机械却很多。虽然那里牧业很发达,但也能证明农业并未只有机械化或化学化这两条路可走。不过。”陶成章特意看了学部尚书蔡元培一眼,很无奈的道:“丹麦的模式,我姑且称之为农业科学化,但这要求全民的素质到达一定的高度,在教育没有普及、国民素质没有提高之前,我国实行农业科学化根本不可能。”

  ‘啪啪啪啪……’蔡元培的掌声最先响起,虽然还没有轮到他做报告,但明显他已经按捺不住了,他忍不住道:“之前建设五十六个项目时。财政是向军事倾斜的,现在战争结束,是不是要以教育为重点,开始普及小学教育?”

  之前所决定的初小教育市场化,实行下来虽有问题,但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道德洁癖的学部官员总觉得这有辱斯文,对这种教育方式的评价很低。可杨锐只看结果,督察院下属审计局的报告对教育市场化则多有肯定。认为初小教育市场化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源办学,而不完全依靠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使师资力量的压力大为减少;

  同时,从经济收入上看。师范毕业生因为执教高小和高中,社会地位、工资收入都能让人满意,而废科举后的那些秀才童生。以及那些留日学生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