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上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盛顿的事情如此结尾,让一直担心的杨锐、谢缵泰和徐华封等人松了一口气,特别是徐华封,这段时间他比谁都着急,虽说英美法等国的设备还能从德国找到替代品,但项目必定是会耽误好久,而且一些到了一半的设备要匹配德国设备或工程,想来定会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长江大桥,英国人造了一半德国人再接手,出问题的概率是很大的;再则是建设中的汽车项目、家用电器项目、化工项目,这些产品的消费市场其实就是欧美市场,一旦外贸受助,总不能马上搞集体农庄,然后每家每户发一套家用电器吧。

  中国是一个大国,政策是有延续性的,没有五年以上的功夫,政策难以转型。此次华盛顿会议结果的不确定性、美国人的霸道给各部印象极为深刻,之前大家觉得杨锐殚精竭力打击基督教有些杞人忧天,可听闻美国以‘上帝的选民’自居从而歧视非基督徒时,诸人又觉得基督徒就应当全部消灭,省得这些‘上帝的选民’自以为正义无比。

  对外关系危机得到缓解,但海防却因为放弃主力舰吨位让诸人担心不已,会内、内阁中人见杨锐对此无丝毫担忧,心里毕竟还算踏实;可一些看不到他的人,对此就非常担心了。七月十七日,也就是华盛顿签约的第二日,杨锐不得不前往稽疑院接受质询。

  “总理大人,我国放弃了所有主力舰吨位,也不再造战列舰。那海防怎么办?”代表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杨锐还算是有威信的。所以大家虽然不安,但语气还比较客气。

  “海防将依靠潜艇和岸基飞机。”杨锐直截了当的答道。“战列舰虽然是巨无霸。但它很快就会落伍,我们现在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并且在航空母舰上抢得了先机,以后我国必定是海军大国,为此即使有所牺牲,那也是值得的。”

  “可报纸上和总参以前的报告上都认为航空母舰暂时无法替代战列舰,可战列舰却能很容易击沉航空母舰?”这一次问题问的深一些,杨锐抬头看去,原来是国民党的人。

  “在欧洲大战前。谁也不知道飞机能取得这样大的发展,可仅仅五年,飞机就可以载着十几个人在天上飞行,部分的替代了火车。我们回头看,谁能预料到这种进步?战列舰和航母之争的结果是一定的,关键的问题在于时间。总后给我的时间表是七年,七年时间飞机即可击沉几百公里外的战列舰,而战列舰还不知道航母在哪。”杨锐语速极快,这方面他是足够信心的。“关于总后的报告和一些影像资料。今日散会后诸君便可到总参查阅,不过还请切记保密。”

  听说七年之后形势就会逆转,担心海防的代表们在没有看到报告前暂时放下了心。不过这一轮问题结束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