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三十章 草莽(三十九)_盛唐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世充的愤怒半是因为今日被徐乐几番顶撞颜面全无,另一半也是因为洛阳的局势。

  虽说邙山之战取胜,可是对大势而言,并没有什么帮助。

  瓦岗十三万大军的建制完整,自己手上却没有多少可战之兵。

  除此之外,物资的匮乏也是个致命破绽。

  哪怕瓦岗军不来进攻,就是和自己保持对峙,洛阳也坚持不了多久。

  城里已经没了粮食,就算是吃人也维持不了多久。

  一旦粮草耗尽不战自溃,自己不是还得败亡?

  要说这件事的罪魁,其实还是王世充自己。

  东都洛阳不同于长安,它虽然是大隋的陪都,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更是中原的心腹所在便于遥控全局,可是城中的粮食储备却并不富裕。

  在杨广的规划中,粮食除了要保证东南供应外,主要是往关中以及北地集中。

  草原突厥以及辽东高丽,都是杨广心中要征伐的目标。

  自古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何况他要打的是灭国大战,粮食消耗不是小数。

  是以杨广才把长安设为中转,在城中广修粮仓积蓄粮草,再从长安把粮食送到边地要冲,为将来的大规模征伐做准备。

  杨广给洛阳的定位,则是积蓄钱财的所在。

  当兵打仗固然要有粮食,赏赐也不能缺少。

  仗打得越大越苦,给的赏赐就得越多,否则就可能发生兵变。

  杨广对于武士素来不吝封赏,为了日后的大估摸攻伐,就更不会让武人吃亏。

  在洛阳仓库里,除了武器兵装外,存的最多的,就是布匹绢帛乃至上好丝绸。

  财货当然不是无用之物,自古来财帛动人心,不管是疆场厮杀还是收买兵将发动叛乱,都离不开财货支持。

  王世充之所以能在与七贵的斗争中胜出,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城里所有的仓库,用仓库里面堆积如山的财帛收买了兵马,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就连皇泰主身边的禁军,都成了他的爪牙,这里面固然有其他因素,钱财显然还是主因。

  不过和粮食对比,显然还是粮比钱更重要。

  当初杨广是从全国的角度,对不同的城池做出规划。

  等到天下分崩的时候,这种安排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洛阳城有钱无粮,府库中积谷无多,这就是困扰洛阳军的最大问题。

  如果是天下稳定的情形,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从洛口仓调粮来解决。

  但是眼下洛口在瓦岗军掌握之中,洛阳及周边辐射的州县都没有什么粮食,这个弊端就足以致命。

  王世充也是个有办法的,他先是命令封锁消息,随后让部下以高出市价十倍甚至二十倍的价格从民间收购粮食。

  之所以城中百姓大多衣衫整洁甚至身穿丝绸,就是因为王世充的这条计策。

  他用财货从百姓手里买粮,把整个洛阳及周边州县的民间粮食几乎搜罗一空。

  再就是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