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日本得利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答案很快被日军技术人员摸索而出,日本不管是三菱还是中岛公司生产飞机引擎都没有掌握控制大量同一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工艺,封装有高温高压气体的引擎气缸活塞需要工人用锉刀进行调整之后放入滑动装置,而这种工艺只有经验丰富的老技工掌握而新手无法胜任,随后的实验中得出数据日本产飞机引擎的活塞滑动面损耗是美国产品的十多倍左右,而且会极短时间内丧失精度,三菱和中岛也意识到这种生产方式的致命缺点,战机零件之间无法互换,不管是战机还是坦克损坏的零件只能用简单的更换方法来修理,因为所有零件都要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手工调整才能安装。

  最终的影响就是日本具备有比肩美国和欧洲的军工产品但无法大规模生产,日本过分讲究个性或者精雕细作但违背了大规模、成批量生产的现代工业制造业要求,也导致了在战争扩大化之后工业无法成批量的生产进行战争所需要的武器装备。

  导致结果产生的原因同样被日本大本营追根溯源,早期美国发明生产线能够产量化生产同样零件装配成品时日本曾组织考察团学习实地考察,当时陆军和海军军方都要求生产厂家推广和应用这种可以数十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方式但却被日本产业界拒绝,

  日本产业界认为这种生产方式是对日本精益求精手工技术的侮辱,恶性循环之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日本每架战机都是完美的工艺品,但生产能力无法弥补作战所产生的损耗,还有就是先进战机样机完成试飞却无法生产,华中战场战机的大量损耗和新式战机的需求终于让日本军方痛定思痛决定引进大规模生产技术线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但最佳时机已经错失,美国已经关闭这种大规模的合作渠道,虽然美国对战略物资的出口限制有所松动但取得大规模生产技术线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没有任何可行性之处。唯一的希望只能在德国,但出乎所料的是德国竟然委婉的拒绝。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莫斯科因为蒙古战事的需求又开启了新一轮谈判并要求增加战机订购量的要求。

  疾病求医的日本大本营当机立断将视线瞄准向苏联,规模化生产的生产线技术和质量控制工艺苏联有不逊色美国的技术积累,战机每日数十架甚至上百架的生产规模就是证明。

  日本大本营索取的理由充分而无可辩驳,只有生产量增加才能向莫斯科提供大量的先进战机。

  莫斯科并不知晓日本工业这种畸形的发展现状,神经粗大的莫斯科眼中日本既然能生产全面领先莫斯科先进战机又有更为先进的战机样机试飞或许生产线确实饱和无法扩量生产,而斯大林的独断独行也让莫斯科丧失了吸取工业界意见建议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bga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