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温饱问题_大明烟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韩度说的有理,忽然叹口气道:“可惜后来都衰败了。每个王朝后期,都是贪官污吏横行,昏君频出,天下岂有不衰败之理。父皇深感贪官污吏对天下的危害,因此制定了严刑峻法;更是教导孤要体恤爱明,以及帝王之道,为的就是希望孤成为一个明君。”

  韩度润了润喉咙,“殿下自然是位明君。但臣以为,天下衰亡和明君、昏君干系不大。”

  难道崇祯不是明君吗?虽然不及老朱贤明,但就崇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够晚。论勤奋程度,甚至比老朱还要努力。治政手段虽然不及老朱,但也超过历史上的很多守成之君。

  但是结果呢,大明还不是亡了。

  说实话,一个朝代的灭亡,和明君昏君还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

  就算是昏君又如何?以天下之力,足以奉养一人。明朝巅峰时期人口,差不多有一万万人。就算是每人一年给皇帝十文钱,那也足足有一千万两银子。

  可是崇祯时期,朝廷一年的岁入才多少?二百万两罢了。

  崇祯当时要是每年有一千万两进项,那就没有野猪皮什么事了。别说是入关了,老窝能不能够保住,都要看崇祯的脸色。

  朱标听到韩度这种逆反常识的论调,眉头皱起,不解的道:“明君兴国,昏君亡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爱卿何以说,王朝兴衰与帝王是否贤明无关?那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韩度见朱标好似不服气,也不再遮掩,直截了当说道:“与土地有关。”

  朱标神色一变,“土地?”这又是一个他没有想到的地方。

  “就是土地。旧朝覆灭,新朝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总会经历战争,战争会持续十几年,甚至是数十年。不知道殿下有没有发现,在旧朝覆灭之时,百姓往往都是没有土地的,即便是有,那也是只有极少的一点,根本就不足以养活全家人。但是经过战乱之后,首先一点就是人口急剧的减少,战死的战死,疾病、饥荒、流离失所,每一样都在削减着人口。”

  “人口极大的减少,对于粮食的需求,自然也跟着减少。再加上新朝建立,土地必然会被重新分配。就好比是大明一样,皇上曾经下令,鼓励民间垦荒,凡是垦荒出的土地便归当事人所有。一户之家便能够垦荒三四十亩土地,平均下来每人也是七八亩土地。只要百姓勤劳一点,这些土地养活他绰绰有余。”

  “但是为什么每个王朝到了末期,百姓都没有了土地呢?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为什么?”朱标急切的问道。他仿佛感觉到了韩度正在诉说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一个千百年来无人勘破的东西,一个自汉之后王朝国运只有两三百年从无打破的魔咒。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土地兼并。初期百姓手里是有土地,但是百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