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应该有两到三倍吧_我的生物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必须得告诉我,这个设备,能做到什么程度?”刘维昌呼吸都变得急促。

  “对了,我邮箱里刚好有一份可见光医疗检测设备的各项指标。你看看对比一下再说。”刘维昌手忙脚乱的快速打开邮箱,找到一份纯英文邮件,点击打开,然后再双击打开了附件中的PDF。

  几分钟后,程翔抬头。

  “怎么样?能做到这里头可见光检测设备指标的几成水准?”刘维昌问的非常紧张,“三成,有没有?”刘维昌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大胆的猜测,只要有其中的三成能力,都能比现在主流的核磁共振,DR,CT等检测设备要强上不少。

  到时候,只要设备能通过医疗器械质量基本检测流程,他们医学院就必定全力支持,立刻在学院的附属医院用上,开始临床测试。

  如果确定好用,他们就会加速铺开,彻底摆脱原有设备。

  这样一来,他们医院不光价格上可以减轻病人负担,还能大幅提升疾病确诊能力,同时还可以大幅减轻医院在医学影像设备的采购经费,进而,有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更多有医学意义的事情上。

  什么是一举多得?这就是。

  程翔听到刘维昌的问题表情古怪。

  这样的表情,死死盯住程翔的刘维昌哪能看不到。

  刘维昌先是一愣,接着就反应过来,然后有些失落,再想想,感觉自己似乎提的要求有点过分,这毕竟是程翔顺带做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强?

  即便是真正可见光检测设备指标的三成水准,也是非常高的要求了。

  那么多国际医疗器械大厂,那么多专业的研发人员,在这个事情上都是举步维艰。

  哎。

  刘维昌暗自叹气摇摇头,自己大概是被程翔最近的耀眼光环给迷了眼,换做别人,他可不会这样进退失措。

  “两成?”刘维昌想了想问道,表情略微遗憾,“两成,虽然虽然少了点,但是,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检测能力虽然和现在的ct,核磁共振差不多,但是,一套设备可以兼顾多种检测能力也是个不错的优势。”

  “而且可见光检测设备后续检测能力的潜力更强,到时候实物出来了,临床检测这一环节,我们医学院附属医院全部包办了。”

  刘维昌缓缓说道,不过最初看到可见光检测设备的那份激动已经逐步平息下去。

  可是,程翔听完却还是摇摇头。

  这下,刘维昌就有些为难了,虽然程翔先前只表明设计了套检测设备需要自己帮忙,刘维昌哪能不清楚这需要帮的是什么忙。

  但凡医疗器械,不论是否上市,肯定是需要一线医生来做临床检测,只有实践,才是检验好坏优劣的唯一标准,“难道两成都不到?”

  “程所长,临床检测的事情我肯定会答应下来,但是,一成水准,这个检测能力实在太低,还不如现在的主流设备,医院毕竟主要为治病救人,时间也紧张,所以,能给出的支持可能有限。”

  刘维昌这是真的给程翔很大面子了,也是给自家学校自研能力的最大支持。换做别人,检测能力还不如现在使用的设备,这个准入的门槛都不会给。

  毕竟,那是医院,医生的时间非常珍贵,病人的时间也一样非常珍贵,可没那么多机会让重要的检测来试错。

  刘维昌说完终于停了下来,程翔也终于有机会开口,此时却是笑了,“刘主任,你这性子实在太急了。”

  “我都还没来得及开口,你这就把话一路讲到了这里。”

  刘维昌听了一愣,再一看程翔那面带微笑,淡定从容的表情,转而想到了什么,心跳立刻加速,声音也有些发颤,“几成?”

  程翔笑着摇摇头,不过刘维昌这次没有再自己忙着猜测,在刘维昌紧张的注目下,程翔在电脑桌前面前站了起来,“确切的说,不是几成,应该有两到三倍吧。”

  “具体是多少,还是要等设备出来,依靠刘主任你们服务一线的医生说了算。”

  “两到三倍!”刘维昌完全没听到程翔后面讲什么,脑子里全是两到三倍这几个字在回荡。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