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二章:重振信念_大唐:开局震惊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并非是因为其胆识过人,而是因为初生的牛犊根本就不了解猛虎的凶猛!

  正如同眼下的苏异一般,在真正对于李敬业的南方叛乱不甚了解的时候,他可以在长安的茶馆之中指点江山。

  不过真正当他来到南方之地,并且亲自和叛军有了交集,真正了解到了这李敬业的叛军势力之后,他却是感觉到了浓浓的无力。

  这样的无力不仅仅来自于他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认知,更是来自于对叛军的轻视!

  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同样叛军李敬业也并非自己预料的那样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仅仅只是一番官府的大军镇压,就会因此土崩瓦解。

  看着面前陷入矛盾之中的苏异,武承嗣的脸上也并没有任何责怪,而是继续心平气和地劝导了起来。

  “苏兄,你可知晓南方李敬业叛乱之时,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如何看待?”

  一语说出,苏异当即就是一愣,眼中随即也是露出了疑惑之色,他还真的不清楚朝堂之上,那些朝臣甚至是武则天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叛军李敬业刚刚揭竿而起的时候,朝堂之上文武大臣态度难得的统一,纷纷请求陛下发兵进行快速镇压,以振我大唐雄风。”

  “可仅仅只是半个月的时间,当我大唐八万兵马完成聚集正欲发兵南下平叛的时候,骆宾王的一纸讨贼檄文招募十万大军的消息传来,朝堂之上不少人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其中以老宰相裴炎为首的士族势力更是劝说陛下不要轻举妄动,要求不战则已一战必胜,否则便不能贸然开战。”

  “而以年轻宰相狄仁杰为首的精锐朝臣则是劝说陛下绝不可能姑息李敬业继续发展,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平定叛乱以安民心。”

  听着武承嗣说起当时朝堂文武的反应,苏异也是露出了浓浓的好奇,因为后来武则天采取的应对方略,并非是这两个宰相建议的那样。

  果不其然,在如此一番话语说出之后,武承嗣又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苏异,随即便继续开口道。

  “当时陛下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可偏偏上官家的一个后辈却大胆给陛下上书,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千字的平叛之策。”

  “陛下看完之后惊为天人,直接就把那个上官家的后辈叫到了御前,并且进行了一番秘密问答。”

  说起来这件事情的时候,武承嗣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恰到好处的戏谑,看着面前若有所思的苏异,几乎开口了起来。

  “那一次交谈极为隐蔽,哪怕是狄仁杰这样的宰相的都不清楚此事,不过本王当时却在其中,自然知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那个上官家的后辈将自己的看法一一说出,准备被陛下委以重任的时候,那个后辈却突然说出这些话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