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第二百一十五章_古典音乐之王[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是十八世纪著名的德裔作曲家,作为与巴赫齐名的巴洛克音乐代表人物,亨德尔在清唱剧和神剧方面有着不俗的造诣,尤其是他的《弥赛亚》和《哈利路亚》,更是广受后人喜爱,拥有虔诚真挚的宗教风格。

  维爱每年年度唱片的选曲都必然是经过几番挑选、斟酌,而今年选取亨德尔的曲子则是为了弥补过去几年一直端肃冷静的音乐风格,转而向较为温暖的宗教音乐过渡一下。

  两周的时间,从一开始的熟练曲目、排练合作,到后来专业性质地录制音乐,这张唱片的录制十分顺畅,成效也非常不错,就连多伦萨先生都不停地赞叹:“这真是一张美丽的唱片!”

  等到年度唱片的录制结束后,之后的工作自然与维爱的成员们没有太大关系了,基本上全部都交由塔克曼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来处理。

  但是这并不代表戚暮就可以闲下来了,先不提维爱日常的练习工作,他还答应下来了华爱的特邀小提琴手的演出工作。

  对于一支乐团而言,并不是每场音乐会都只有原班固定人马来进行演出,他们经常会邀请一些知名的音乐家担任特邀嘉宾,与乐团合作演出。比如戚暮上辈子就曾经受邀维爱,合作《蓝色多瑙河》,又比如这辈子在港城音乐节的时候,他也与纽爱合作了西贝柳斯的《第一交响曲》。

  大多数乐团邀请一些出名的独奏小提琴家与自己合作,一来是可以借小提琴家的名气来打响音乐会的知名度,二来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尝试突破。但是,很少有人会去邀请别家乐团的首席的。

  而这次,偏偏就是个例外。

  在两周前的电话里,华夏爱乐乐团的经纪人朱丽扬女士在与戚暮解释了自己的来意后,便真诚地邀请他作为华爱本次维也纳演出的特邀小提琴手。虽然戚暮表明自己是维爱的首席,但是朱丽扬也没有一点犹豫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和闵琛一样,这样一个“为了推广古典音乐在华夏的传播”的理由,实在是让人无法拒绝,戚暮便也同意了。在事后的交涉中朱丽扬也承认,在华夏目前知名的小提琴家中,戚暮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们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不过后来戚暮倒是从郑未乔那儿知道,之所以一定要选择他的原因,除了戚暮确实是年轻一代中最为出色的小提琴家外,还有因为谭老、杜胜、祝文钧、吴老他们都有向华夏爱乐乐团推荐他的缘故。

  总而言之,当华夏爱乐乐团的成员们赶到了维也纳的时候,戚暮特意请了半天的假期,到维也纳国际机场迎接他们。等到行李全部都放好后,他再和华爱的指挥余成先生以及首席指挥杨照先生,一起去了音乐之友协会大楼。

  临近十月,维也纳依旧是鲜花遍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