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94章 小徒弟_春风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0型发电机组成功整合到大力平板运输车上消息连年海红都惊动了,他和詹成贵迅速赶过来了解情况。

  “始作俑者”看着这两位大科学家以极高的兴趣审查整合方案,心里面的成就感是满满的。

  虽然不是姚远搞出来的方案,但却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而且是一名小电工发挥了主要作用。

  姚远是向往技术的,是尊崇技术人员的,他本身也是只高不低的技术专家,但是和春风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比,他的水平实在是不够看的,更别说和年海红、詹成贵这一类大科学家了。

  因此,能够拿出让这一类人佩服的成果,比赚取10亿美元还要有成就感。

  陈晓东初生牛犊不怕虎,眼前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在师傅的鼓励下,他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在年海红、詹成贵两位技术大拿的眼皮子底下。

  在不需要对组成部件改动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工具就能实现整合。

  陈晓东自己就懂电焊什么的,他师傅同样是电焊高手。

  两台机械、十几名工人齐齐上阵,不到两个小时就把190型发电机组按照方案安装到了大力平板运输车上,这一部分工作完成之后,剩下的就是项目组的精细活了。

  要考虑使用和维修的便利,线路的布置很重要,这是电力工程师和电工的强项,综合考虑机械技术员提出的意见后,就开始对线路的布置进行试验。

  姚远则完全放手了,解决了大问题之后,小问题是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的。

  转过头来,姚远和年海红讨论起了应急发电车量产的事宜。

  既要推出销售,也要为1998年的大洪灾做准备,应急发电车的量产计划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

  其实姚远萌生搞应急发电车是始于春节时在农村遭遇的停电,继而想到了两年后的大洪水所带来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停电。

  搞应急发电车势在必行。

  只是姚远想不到会这么顺利,几天时间就搞出来了。

  后来再针对量产要求进行优化设计,应急发电车就出来了。

  二十年后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是不值得一提的,但在现在却是货真价实的高技术产品。

  年海红当然是不知道两年后会发生什么,在业务这块,他最重视的是济柴动力厂的出口。春风系企业里,出口业务占大部分,济柴动力厂本身就有很大的压力,作为核心企业,怎么可以落后呢?

  他一边思考一边说,“国家在非洲搞了几十年的开发,前不久参加了部委组织的会议,会上提到在非的企业缺乏发电设备,非洲的基础设施几乎没有,电力系统简陋得不敢想象。”

  顿了顿,他说,“好几家大国企准备在非多个国家支援建发电站,但是短期内的用电没办法解决。我们搞出了应急发电车可以填补这项空白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