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权不下乡?笑话!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自从天启七年登基之后,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让大明百姓吃饱吃好上面,百姓们再傻也能切实的体会到跟之前吃不上饭时的巨大区别。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确实有不少因为不满粮价过低的百姓被忽悠瘸了,但是再瘸也没有傻到将矛头指向朝廷和崇祯皇帝皇帝,而是指向了搞出来优化粮种的陈足奇。

  再然后就是崇祯皇帝发火的原因了。

  陈足奇跟袁隆平一样,这都是足以封圣的存在,搞出来高产粮食让这些人吃饱了,然后放下碗就骂?

  天底下就没这样儿的道理,到哪儿也讲不通。

  看多了各种狗屁倒灶的言论,没想到在大明居然也出现了这种脑残,崇祯皇帝的心情无论如何都算不上美丽:“那些戏子和说书的不是喜欢唱戏喜欢说书么,都挂到杆子上晾一晾,让他们冷静冷静,然后送到莫卧儿的金奈去开荒,让他们在那里好生反省反省。

  还有这件事情背后的人,朕不管牵连到多少人,有一万就抓一万,有十万就抓十万,这种垃圾还是不要留下来的好!”

  一通火发完了之后,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卢象升:“回头记得告诉礼部和国子监,倘若哪个读书人也有这种狗屁看法,直接夺了功名,追回一切优待并永不叙用!”

  这些被人一带就跑偏的百姓还好说,那些读书人如果也被带跑偏可就操蛋的很了——放后世妥妥的就是键盘侠。

  不同于后世的键盘侠们只能握着键盘,不能参与政务,大明的这些读书人里面很多却会实打实的参与政务,接触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等到这些人进入各部甚至于内阁了,真正的可以影响到大明了,而皇帝又掉链子,那才是真正可怕的情况!

  等到卢象升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之所以出现这样儿的问题,还是在于民智未开,人云亦云之故,若天下百姓都知书明理,又有何人可以扇动百姓?”

  卢象升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社学虽然已经遍地皆是,但是不识字者仍如过江之鲫,想要完全改变,只怕非一朝一夕之功。”

  崇祯皇帝却嗯了一声,屈指敲着桌子道:“社学之事急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非一朝一夕之功,朕也知道急不得。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却是眼下这事儿暴露出来的,以后倘若不将这事儿解决了,今天的事情早晚还会重演。”

  卢象升依旧躬身道:“是,乡间士绅话语权仍极重,升斗小民视宗法大于国法,视宗令大于政令,畏宗老甚于父母官,一旦有人煽动,便会出现大问题。”

  卢象升之前也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一幕——顺风顺水十几年,从崇祯五年之后就几乎是海晏河靖,民间又出现了歌舞升平之象,突然出现的情况让朝堂上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