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2章 南昌故郡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2章南昌故郡

  于是周至又采用从四表舅那里学来的吟啸之学,以及西南非遗中的民歌腔,减降用之于日常话语的口气,最终得到了一门能够如古人闲谈一般的“方言”。

  所以周至大概是如今能够用古音说话,还能够说得委婉动听的唯一一人,辜幼文就特别喜欢这口,而辜开来则要求周至没事儿就读《全唐诗》,《全宋词》并且录音保存,以备将来使用。

  李启严不仅是大富商,大收藏家,本身还是大学者,对古代文化研究也极深,因此周至用古语朗诵诗歌,李启严一听就知道其中价值。

  周至这才对李启严施礼:“李公你好,刚刚见到两位大才子太惊喜了,失了礼数,您老别见怪。”

  李启严笑着摆手:“他二位和蔡公查公,号称港岛四大才子,连我都得敬着,何来见怪?”

  说完给周至端了一杯茶:“平生最爱《滕王阁序》,肘子你什么时候读给我听听如何?”

  《滕王阁序》的确是好文章,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张嘴就来,不说别的,在座的哪怕学富五车,也不敢说自己背得全,因此李启严以己度人,只求周至有时间读给他听听就好。

  周至微微一笑:“《滕王阁序》我也喜欢,刚好能背,那就趁还没开席,我便用《切韵》的音律,背给李公听听?”

  “好!”在座的都是文化人,对此非常有兴趣,全都鼓起掌来。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周至曾经试着给小伙伴们用古音朗诵诗词,不过大家除了觉得声音还算好听外,更多是感觉新奇和滑稽。

  因为古音和今音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然而今天却不一样,在粤语这个最接近古音的大环境当中,周至的吟诵就让在座的港岛诸位文人产生了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大多数文字的发音绝类粤语,然而其中又有差不多三分之一,大体相近却又有细微的差异,尤其是和粤语几乎全部平直的发声不同,周至的发声里有不少类似如今北方发声的卷舌甚至弹舌,但是韵调却基本贴近粤语用的韵调。

  同一首歌,同样的语言同样音调,有些人唱得就好听,有些人唱得就不好听,这个道理用到朗诵上也相通。

  而周至毫无疑问属于佼佼者那一类。

  古人曾经说过,写诗意蕴当学汉晋,而音韵当学盛唐。

  众人都沉浸在唐代骈文巅峰之作的韵律当中,李启严更是闭着眼睛,用右手的手指无声地敲打着左手掌心,跟着周至的韵律摇头晃脑,听得如痴如醉。

  一篇背完,顿时获得了满堂的喝彩:“好——”

  除了李启严一脸的欣喜,边上黄沾也是喜动颜色,抚摸着周至的后背:“得空到我录音棚教教我,我把《沧海一声笑》再录个单曲出来!”

  倪贶却有了一个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