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球在手跟我走】_原来是篮球之神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轻松上篮。

  公牛内线球员协防,杨简则会顺势传球。萨姆-帕金斯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空间型内线之一,能够拉开空间接球出手。

  中锋协防,杨简分球给PJ布朗,后者也可以中投,或者接球上篮。

  等乔丹回来,杨简还是吸引了防守就分球,有好机会才自己出手。他的计划是先消耗乔丹,带动队友,等队友们打不开的时候再自己上。

  结果队友们得了不少分,杨简连续送出助攻自己打的也很舒服。

  半场结束时,超音速50比36领先。两节公牛队都是只得到18分。

  公牛队习惯了杨简的打球方式,结果今天他做出了调整,成了优秀的组织者。他半场只得了9分,但是抢下了7个篮板球,送出了8次助攻,还有2次抢断。

  张合理赞道:“杨简今天虽然得分不多,但是打的太好了。他很可能拿下个人生涯的第一次三双,而且还是在总决赛里。”

  孙正平说:“他今天打的非常合理,吸引了包夹就传球给队友,帮助队友们发挥。他总能把球传到合适的位置,助攻数要创个人单场新高了。”

  张合理忽然没词了,搭档说了他的台词,这不合理。

  所有看直播的观众们都觉得杨简打的很好,比乔丹更好。乔丹半场砍下16分得分更多,却没有一次助攻。在带动队友方面,乔丹无疑是输了。

  人们还很好奇杨简的打法,看起来很灵活。

  杨简的打法在90年代确实比较先进,属于“持球大核心”。

  以前的NBA联盟玩的是持球单打,为了更好的吸引球迷眼球,80年代甚至出现过一名球员在一侧单打,其他8名球员到球场另一侧看热闹的奇葩情况。而且这么打的时候不允许包夹和协防,球员离开了自己的防守对象就是非法防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篮球格局的改变,NBA联盟开始慢慢改变规则,从内线有利慢慢到外线有利。现在球员包夹、协防是每场比赛必须有的防守模式了。

  持球大核心球员,说白了就是拥有出色的得分能力,由于视野开阔可以吸引防守,还把控卫的活给抢了的人。跟这种球员做队友的控卫很省心,不用负责组织,因为控卫在球场上的球队大脑工作被剥夺了。

  在这种体系下,所有球员需要围绕在持球大核心的周围配合他。

  他们需要防守、抢篮板,跑位、在外线或者内线等着接球投篮,或者等球星的传球空切。球在手跟我走,这是球队最耀眼的明星,数据会非常漂亮。

  持球大核心打法、团队篮球打法、以及巨星单打战术,未来会成为NBA的三大建队体系。这样体系的球队更容易获得总冠军。

  乔治卡尔让球员们围绕着杨简打,杨简不自觉的成为了自带体系的人。他当然不是发明者,魔术师

  请收藏:https://m.bqi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